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硕之传媒经济学教程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

  摘要

一、简答论述题

1. 什么是媒介产业?

【答案】(1)媒介产业的含义

通常是指从事同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大众传播媒介机构的集合。根据媒介经营活动的不同内容和不同层次,可以对媒介产业作出更为精确的分类。

媒介产业本质上说是内容产业,横跨娱乐和信息产业两大领域。从事“信息产品”的内容生产、加工和传播,并通过交换来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和对生产过程中劳动成本的补偿,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这决定了媒介产品具有多次销售的功能。

(2)核心媒介产业的内容

主要包括印刷媒介的报纸、期刊、图书和电子媒介的广播、电影、电视、电信以及所有其他各种类型的在同一市场上的传播媒介的集合。

根据技术特性,核心媒介产业可以分为传统媒介产业、新媒介产业两大类。

传统的媒介形态包括了三大部分,包括平面媒介如报纸、杂志和图书等,电子媒介如无线/有线电视、广播,电影和音像等,新媒介如互联网、移动通信媒介等。

(3)配套服务的企业集合

为各类媒介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集合,可以包括在外围媒介产业中,也可以自成一体,或纳入其他非媒介产业类型中。

从国内外情况看,外围媒介产业的范围涵盖文化艺术产业、信息网络服务业、教育业、旅游业、体育业、广告业、会展业、咨询业等信息产业、文化产业门类。

2. 结合具体案例对传媒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选择和评估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总结。

【答案】(1)传媒无形资产评估的方法

①重置成本法,是指根据该无形资产形成时所耗费的成本,并考虑其在未来时期内获益能力折现相加得出其价值的计算方法。

a. 这种方法比较客观,尽量避免了人们的主观随意性,具体计算类似有形资产评估方法。这一方法适用于专有技术、技术诀窍等。

b. 注意事项: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应当包括开发者或持有者的合理收益; 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

②市场价格法,是指根据该项无形资产的替代品(当其功效一致、寿命相同时)的市场最低价,计算该项无形资产现时价值的计算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能体现无形资产的实际价格,因为在充分的市场条件下经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市场价格一般能反映出商品的真实价格。③收益现值法,是指根据该项无形资产在未来时期内的收益,将其折现作为该资产价值的一种方法。注意事项:a. 如何确定折现率; b. 如何确定该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

(2)案例分析

传媒的无形资产评估在传媒并购案中比较常见,最常用的方法为市场价格法和收益现值法。例如,2008年,微软计划收购雅虎,微软对雅虎的市值评估参考了同类门户网站的市值和雅虎当前的股价,并考虑了雅虎在未来可能给微软带来的收益。阿里巴巴在收购新浪微博的股份时,也综合考虑了新浪的市值和微博对于阿里巴巴集团的预期价值。

3. 传媒无形资本包括哪些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

【答案】无形资产,是指由特定主体控制的、不具有实物形态、对生产经营长期发挥作用且能带来经济利益和影响力的资源。其中主要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和商誉。

(1)传媒无形资产的组成部分

①特许经营权

很多传媒机构以特许经营权吸收了巨额社会投资,壮大了传媒机构实力,进而在市场经营中提升了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

②名称、商标、品牌

传媒机构的名称通常在主管部门登记并获得唯一性保护。传媒名称、商标、域名具有占有权、排他权、转让权。

③著作权

即版权,是由于作者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而依法产生的权利。④网络

传媒拥有点线面并行辐射、纵横交错的网络,拥有更加庞大的受众群,拥有更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形成了一张无形的人际网络、企业网络。

⑤影响力

传媒影响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为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和社会行为所打上的“渠道烙印”。

⑥人力资源

传媒的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以及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是媒体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媒体重要的无形资产。

(2)传媒无形资产的内在联系

在所有无形资产中,知识产权是评价传媒机构的竞争力与创新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名称权、形象权等。知识产权包括财产权利、精神权利,它不

但能使所有者获得人身权利,如名誉权、荣誉权、署名权、商誉等,也能使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4. 与风起云涌的国际传媒并购相比,当前中国的传媒并购面临的问题哪些是具有共性的? 又有哪些中国国J 清语境下需关注和注意的特殊性?

【答案】与当前国际传媒并购相比,我国传媒并购虽然规模远远小于国际传媒巨头,但并购己经开始。而且,中国国内的并购,尤其是互联网的并购,也牵涉到国际传媒企业的利益。比如很多国内的网络传媒公司,都有国际传媒的股东,比如2012年以前阿里巴巴的股权构成包括谷歌40%,日本软银20%。在传媒并购中,我国媒体既面临国际传媒存在的普遍问题,又要面临由中国国情导致的特殊问题。

(1)传媒并购面临的共性问题

①贪多图大心理的陷阱

在资本运营活动中,企业决策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盲目追求扩大规模。企业规模的扩大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有技术方面的限制、市场方面的限制、资金方面的限制。在产权理论出现以后,经济学家还认为企业的边界受企业内部边际交易费用和企业外部市场边际交易费用的限制。总而言之,企业规模的扩大不应盲目,不应随心所欲。

②财务风险的陷阱

规模越来越庞大的集团并购,涉及的资金动辄以数十亿、数百亿计,收购公司很难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完成,必须通过负债融资,而且不可能以单一的负债融资方式解决。高债务带来高利息费用,从而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并购后的企业预期利润下降,就会使收购者因债务过于沉重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的下降和每股收益的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使得企业的市场价值下跌,企业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

③整合失败的陷阱

并购方根据并购协议取得被并购企业的资产所有权、股权或经营控制权,之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战略整合过程,整合效果的好坏将更直接地影响企业资产重组的效益和并购后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战略整合,是指并购传媒根据并购双方的具休情况和外部环境,将目标传媒纳入其自身发展规划后的战略安排或对并购后的传媒整体经营战略实行调整,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或协同效应。

事实上,在许多著名的并购案例中,接近一半的案例以失败告终,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并购后未能实现有效、迅速的整合。因此,企业并购中面临着整合失败的危机,可能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2)中国传媒并购面临的特殊问题

中国国情语境下需关注和注意的特殊性包括:政策层面,要研究国家关于市场经济的条纹法律、政策动向等。人才层面,由于传媒领域的并购才刚刚兴起,我国缺乏相关人士运作并购案,管理并购后的企业的高端人才,所以企业在并购同时要网罗一批懂的并购,并且懂得中国国清的金融和管理人才。

①政策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