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海洋大学经济学院812经济学基础课(宏观、微观经济学)之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存在着内需不足的问题,中国政府也一直通过政策来调整中国的总需求,以下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总需求曲线会右移
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总需求曲线会左移
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时,总需求曲线会左移
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总需求曲线会右移
【答案】D
【解析】政府支出减少会使得总需求减少,总需求曲线左移。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使得利率水平会下降,刺激投资增加进而产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减少税收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水平是内生变量,它的变化只是对应点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不会引起总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2. 构成政策无效性命题的关键是( )。
A. 价格和工资是有完全伸缩性的
B. 预期是合乎理性的
C. 价格和工资是有完全伸缩性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
D. 信息是不完全的
【答案】C
【解析】当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且有理性预期时,由于市场会自动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的产出水平,因而任何政策都只会造成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对实际经济变量没有影响,因而政策无效。
3. 宏观经济理论的古典派模型主张的总供给曲线是( )。
A. 垂直线
B. 反L 形折线
C. 右上倾斜曲线
D. 右下倾斜曲线
【答案】A
【解析】古典学派的依据是萨伊定律,即“供给会创造对自身的需求”,这意味着下资和价
格都是有充分弹性的,能迅速消除任何超额的供给和需求,使市场出清,并迅速恢复充分就业。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得出结论:经济总是在充分就业或潜在产出水平上运行,总供给曲线是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垂线。反L 形折线则为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4.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A 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B. 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C 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
D. 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答案】A
【解析】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它否认了短期存在的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替代关系。即政府增加总需求,提高了通货膨胀率,而不一定降低失业率; 政府压缩需求,提高了失业率,而不一定降低通货膨胀率。所以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5. 在哪种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将减弱? ( )
A. 实际利率很低
B. 名义利率很低
C. 实际利率很高
D. 名义利率很高
【答案】A
【解析】当实际利率很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下降,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将不会再上升,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从而形成了“流动性陷阱”,此时LM 曲线水平,变动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
6. 在通货膨胀时期,持有货币的成本等于( )。
A. 名义利率
B. 事前实际利率加上预期通货膨胀率
C.A 和B
D. 事后实际利率
【答案】C
【解析】当把一笔钱存入银行,可以得到按名义利率要求的利息,而持有货币则没有任何收益,因此持有货币的成本包括名义利率,再根据费雪效应可知名义利率等于事前实际利率加上预期的通货膨胀率。
7. 如果投资暂时增加15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9,那么收入水平将增加( )。
A.1900亿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B.1500亿元,之后又回到最初水平
C.1500亿元,并保持在这一水平
D.300亿元,最后又回到原有水平
【答案】C
【解析】
投资乘数为,所以收入增加(亿元)。
8. 若某一经济的价格水平2011年为100,2012年为104, 2013年为106。则2012年和2013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是( )。
A.4.0%, 1.9%
B.3.5%, 6.0%
C.3.8%, 2.7%
D.4.8%, 2.6%
【答案】A
【解析】2012
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
9. 以下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
A.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
B. 政府能同时实现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C. 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这两个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
D. 国际收支平衡能反映一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答案】B
【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充分就业和价格水平稳定这两个经济政策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政府不能同时实现所有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0.货币主义坚持以( )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
A. 利率
B. 货币供给量
C 信贷流量
D. 准备金
【答案】B
【解析】货币主义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和“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力主单一政策规则,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控制指标,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策。
,2013
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