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央财经大学行政管理(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结构适度问题

【答案】结构适度问题是指涉及一个或几个决策者,和相对来说有限数量的政策选择方案的问题。方案的效用一致能够反应决策目标的一致。然而所选择的政策方案,其后果是不确定的,即使是在可接受的误差之内,结果预测也有相当大的困难。结构适度问题的原型来自政策模拟。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可以说明这类问题的特征。

2. 市场失灵

【答案】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市场作为一种社会问题解决途径存在本质性的缺陷。一方一面,在市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市场保证经济效率的上述优势也就或多或少地要打一些折扣; 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不完美的市场造成效率损失的可能性,市场在促进另一个价值标准——公平的实现方面也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垄断与效率损失、公共物品与效率损失、外部效应与效率损失、信息不对称与效率损失。

3. 公共政策环境

【答案】政策环境是指影响公共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从系统论的角度看,凡是对公共政策产生作用和影响的因素皆可归为公共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可以划分为一般环境和工作环境两类。公共政策系统的一般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所有外部因素的总和,进一步可以划分为地理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等。一般环境是政策系统存续和运行的基础,对政策系统的组织特性和功能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的宏观背景和总体性框架。工作环境是一般环境中的不同部分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聚合,具有多样性、变动性、主观性和人为性等特点。即一般环境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依赖公共政策主体对其加以观察、识别、理解和寻找。

4. 公共政策合法化

【答案】政策合法化是指法定主体为使政策方案获得合法地位而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所实施的一系列审查、通过、批准、签署和颁布政策的行为过程。包括决策主体合法、决策程序合法、政策内容合法等内容。

5. 政策模型

【答案】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政策模型是指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政策模型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问题变为易于处理的简单模式,不受现实中非本

质因素的约束,易于理解、操作、模拟与优化。政策模型是由变量与关系组成的。变量反映随时间或其他条件变化的数值而改变的程度。明确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是分析的主要任务。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而将其加以组合。政策模型的分类:①确定型模型。即通过己知可控和不可控变量的关系来计算所有结果变量; ②随机模型。指从变量的概率分布中求出结果。所有的模型讨论,都涉及到总体研究。模型应该首先在整体水平上建立各种关系,并依据需要逐步补充,直至得到最理想的结果。因此最优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设和约束条件下可以求出最优选择结果的模型。

6. 利益分配

【答案】利益分配是指国家与项日承担单位之间、单位之间以及承担单位中个人的利益情况。如果利益分配不当就会损伤承担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导致项目合作破裂。利益分配的结果既能使部分人获得利益,也可以使部分人失去利益。比如物价政策,就经常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谋取合理的平衡。有时会削弱生产者的利益,有时则抑制消费者的利益。但公共政策的最大特点之一,总是要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绝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而抑制少数人的利益。

7. 政府

【答案】政府是一个国家为维护和实现特定的公共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一般地,将政府称为第一部门。政府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②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或组织)组成; ③它在提供物品(或服务)时一般并不以营利为目的:④通过合法地行使强制力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8. 结构优良问题

【答案】结构优良问题是指涉及一位或数位决策人员和在少数几个方案中进行政策选择的问题。结构优良问题的效用(价值)反映目标的一致性,这些目标是按决策者的喜好顺序排列。每种选择的结果要么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要么在可接受的可能的错误范围内。这类问题的原型是完全可由计算机处理的决策问题,所有政策备选方案的结果都可预先加以规划。在公共机构中存在的相对低层次的操作性问题中有一些例子可以对结构优良的问题加以说明。

二、简答题

9. 简述公共政策的特质。

【答案】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或不行动。公共政策的特质为:

(1)公共政策乃是公共权威当局所进行的活动。公共权威当局(public authorities)是指对公民个人的行动或私部门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具有治制权和合法权的机构。一般而言,公共政策系由政府机关制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其他组织对政策制定不发生影响作用。

(2)公共政策的选择行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一般而言,一项公共政策有一个或一组特定

的目标; 有一个基本的方针; 有一条选定的行动路线或方案。公共政策的选择是政府有意识、有目的或目标导向的。

(3)公共政策是问题导向的。公共政策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任何问题,公共政策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公共政策所处理的公共问题可能是单一的,亦可能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社会问题,是一个政策问题的网络。

(4)公共政策包括了公共权威当局的作为或不作为的行动。公共政策既包括政府机关“积极”采取行动纲领,对社会生活进行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也包括政府的不行动或不作为。其实小作为也是政府的政策,也会对社会活动起到干预的作用。

10.试分析领导权力的基础。

【答案】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领导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基础是权力,领导权力的基础包括以下五类:

(1)参考权

参考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意见、态度等,变成了他人采取行为模式、表达意见和参考的对象。领导者的参考权是建立在组织成员对领导者的忠诚、敬仰和个人情慷的基础之上。一个有超凡魅力领导,其行为必然使追随者产生领袖深具能力必会成功的印象,他也会运用“角色塑造”,形成行为范例,让追随者模仿,并改变追随者的看法、态度、价值和行为

(2)专家权

专家权来自下级的尊敬,即下级感到领导者具有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和专长,能帮助他指明方向,排除障碍,达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领导建立和应用专家权应注意:①建立专家形象; ②维持信用; ③危机时果断而自信; ④保持信息灵通; ⑤避免伤害部属的自尊心。

(3)合法权

它来自下级传统的习惯观念,即下级认为领导者有合法的权力影响他,他必须接受领导者的影响; 对合法权的服从是下级基于习惯、社会意识和某种责任感所引起的服从,但这种服从不能导致较高的工作水平和个人满意的感觉。下级接受这种权力还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得到领导者的赞扬、大家的接纳和认可,满足安全和亲和的要求。

(4)奖酬权

它来自下级追求满足的欲望,即下级感到领导者有能力奖赏他,使他觉得愉快或满足某些需要。领导的奖励权取决于奖赏的吸引力,奖赏是否能兑现,奖酬是否公正合理。当然,如果领导操纵奖酬,也可能引起组织成员的抗拒。

(5)强制权

强制权是建立在组织成员认为不接受服从,便会受到惩罚的基础卜。强制权属于剥夺他人某种权益的行为,对一个领导者而言,除非绝对需要,应尽量少使用强制权。领导者有效运用强制权,应注意:①将规定和罚则明示:②在处罚之前有足够的警告:③在处罚之前了解事实真相:④使用适度的惩罚:⑤维持惩罚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