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803中国文学史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学衡派
【答案】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以《学衡》为阵地,思想倾向稳健保守。学衡派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宗旨,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反对文言合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学衡派曾与鲁迅和胡适为首的《新青年》展开激烈论战。1933年,《学衡》停刊,学衡派随即消失。
2. 《囚绿记》
【答案】《囚绿记》是陆蠡1940年创作发表的一篇现代散文。写于抗战前期“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当时陆蠡正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他写1939年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发现了一株常春藤,异常惊喜,就将它的柔条牵进屋里。常春藤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固执地向窗外迎着阳光生长。作者去上海前,又将常春藤的柔条移回原来的位置,并祝福它永葆青春。作品借物抒情,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风格含蓄委婉。
3. 《华盖集》
【答案】《华盖集》是鲁迅所著杂文集,1926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收录其1925年1~12月所作杂文三十一篇,题记一篇、后记一篇。书名借民间关于“华盖运”对于和尚是好运而对俗人则是恶运之说,以见自己“转辗而生活于风沙中”,被“正人君子”们“党同伐异”所得的“癖痕”。其中作品大多针对封建旧文化及其卫道者而发,文风泼辣洛肆,寓意深刻痛切。
4. 湖畔诗派
【答案】湖畔诗派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小型诗歌团体。最初成员有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稍后加入的有魏金枝、谢旦如(澹如)、楼建南(适夷)等,成员多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曾出版潘、冯、应、汪的诗合集《湖畔》,冯、潘、应的诗合集《春的歌集》和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寂寞的国》。该诗派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具有清新、明快、质朴的特色。1925年2月又创办小型文学月刊,但不久即停刊,该社也随之停止活动。
5. 都市风景线
【答案】《都市风景线》是我国第一本较多的采用现代派手法进行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由刘呐鸥创作,属于新感觉派小说集。《都市风景线》将30年代上海刚形成的现代生活和男女社交情爱场景尽情容纳,作者以其对都市生活的敏感,描绘了都市的赛马场、夜总会、影院、茶馆、富家别墅、海滨浴场等色彩斑斓的场景,也刻画了舞女、少爷、小姐、交际花、娇头、资本家、小职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并以急骤的节奏,跳荡的结构,活灵活现地显现出剥削阶级糜烂生活的剪影。《残留》《风景》为小说集的代表,多用意识流,重视感觉体验。《都市风景线》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其现代试验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回响。
二、论述题
6. 分析曹禺《雷雨》中的女性形象,至少选择两个形象进行分析。
【答案】《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雷雨》中塑造了繁漪、鲁侍萍、鲁四凤等文学史上极具生命力的女性形象,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1)繁漪
①繁漪是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新女性形象
她是位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小姐,受过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她任性、傲慢,追求着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和爱情幸福。她有着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敢于冲破一切的栓桔。她爱起你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你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你烧毁。然而,十八年孤苦空虚的周家窒息的生活,把她渐渐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死人。只有大少爷周萍闯入她的生活圈子后,才点燃了她的热情,复活了她的生机。她就死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不放。繁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既是她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对周朴园专制统治的一种变态的畸形的反抗。
②繁漪是具有雷雨性格的女性
她在难以抗拒的令人窒息的环境中走上变态和极端的道路: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她要报复周家父子对她的欺骗、玩弄和侮辱。正是繁漪对周朴园的专横自是、冷酷虚伪的丑恶本质以及周家的种种罪恶,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繁漪对周朴园的反抗,从消极到积极,从被动到主动,从退守到进攻,愈演愈烈。
③繁漪建立在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基础上的反抗是有限的、不能持久的
她性格中有阴暗、脆弱、自私的一面。她在破坏这个罪恶家庭时,也在破坏别人的幸福; 她在追求爱情自由时,也损害着别人的爱情自由。她对周萍的种种胁迫,对无辜少女四凤的巨大威压和无情伤害,都充分暴露了她极端利己主义的丑恶灵魂。为了达到自己的日的,她不惜牺牲别人的一切。她是周、鲁两家家庭悲剧的推动者而不是制造者,她的悲惨遭遇是值得同情和怜悯的。
(2)鲁侍萍
①幻想破灭的旧时代妇女形象
少女时代的侍萍与周家少爷周朴园定情,并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然而周朴园狠心地遗弃毁灭了少女的爱情之梦,失贞的耻辱永远地葬送了侍萍通过婚姻可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坦途。因此,她绝望于爱情,也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力。这段感情令她受尽折磨,背负着失德的十字架艰难前行。可以肯定地说,周朴园的背叛彻底毁灭了少女侍萍的“纯真”。
②典型的旧时代劳动妇女形象
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地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侍萍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下层妇女,她的人生己被分成两部分:一半属于丈夫; 一半属于儿女。她希冀在默默无私地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与理解,从而确证自己存在的价值。然而最后丈夫和儿女以及她自己的人生也以悲剧收尾。
(3)鲁四凤
①天真的少女形象
四凤是一个天真善良的女子,她并没有受过太高的教育,但是她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处,不摆架子。同时她又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了解得很清楚,绝不高攀或追求不可及的目标,只想过安稳的日子。她性格单纯、清澈,对甜蜜的爱情十分憧憬,对未来充满了热情,她明亮的眼睛无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涛汹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轮廓。
②剧情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
四凤是《雷雨》中的配角,但其命运与主线息息相关。周萍和周冲的矛盾直接来自于她,周萍和繁漪的矛后也是因为她的存在,父亲鲁贵和母亲侍萍的矛盾也是因为她,哥哥鲁大海和父亲的矛盾也与她有关……全剧中所有的矛盾几乎都与她有关。最后,她为了摆脱这些矛盾纠葛,只好远离他们,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求平静。四凤的死其实是命中注定的,作者通过四凤表达了一种处世的思想,这种思想是由古希腊悲剧衍生而来的。鲁四凤的死是无辜的,加重了戏剧的悲剧力量。
7. 试论述曹禺《雷雨》的艺术特色。
【答案】《雷雨》是曹禺的代表作之一,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作为一部杰出的悲剧,《雷雨》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雷雨》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周朴园与繁漪。
①周朴园是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雷雨》悲剧的罪魁元凶,他专横暴庆、冷酷无情地压制、摧毁家中一切人的个性、尊严和自由思想。第一幕中的吃药一场,作者采用“大写特写”的戏剧手法,突出表现周朴园的专横暴房、冷酷无情的性格特征。正是周朴园的这种性格造成了繁漪与周萍的乱伦关系,摧毁了周冲向往自由平等的美丽幻想,繁漪、周萍、周冲的悲剧,都是周朴园的封建专制造成的。
②繁漪是一个鲜明独特、复杂而富有深度的艺术形象,她的性格抑郁乖决、热情强悍、极端而尖锐。剧中繁漪的反抗是极端的,在《雷雨》中她最具有“雷雨”的性格。她以尖锐的语言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