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之《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考研内部导师圈定必考题2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传统媒体应当从哪些方面借力网络传播?

【答案】这些年来,网络传播发展迅速,给传统媒体既造成生存、发展的威胁,也同时带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采访写作及编辑等业务层面如何有效地建立互动平台,新老媒体互相学习借鉴,在积极健康的竞争中,共同拓展各自的生存、发展空间,特别是传统媒体如何以战略眼光,充分借力网络传播的优势,使自己的相关业务水准有历史性的提升,实属紧迫课题。

(1)有效强化从网上获取新闻线索的意识

随着网民的不断增加和微博传播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线人和“自媒体”,他们通过网络论坛发帖、写博客和微博,每时每刻都在提供大量且有价值的新闻资源,特别是微博传播呈蔓延式传播形态,其核心在于转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这无疑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有效借力途径。

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将其作为新闻线索,从中选择更有价值的信息,然后通过自己的采写手段予以加工处理。这应当成为现今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意识,即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从业者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更应是意识和理念的提升。

(2)积极注入网络元素

相比较而言,网络语言个性突出,更具有直观性、通俗性等特性,若是运用得当,符合汉语言的表达规范,能使新闻报道的语言更加生动活泼,也常常能使新闻标题更加吸引眼球。近些年来,包括党报在内的我国传统媒体为了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时代,在话语体系的建构上着力寻求突破和创新,甚至解放思想,大胆追逐潮流。

当然,网络语言的运用应严格执行国家的语言政策,不仅注重语言的创新,也要注重沟通的顺畅和表达的理性,应适度、适量运用和引用,对于一些完全网络化的网络词汇,媒体则不宜引用。

(3)善于采用网络内容

在传统媒体的采编业务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吸收、整合网络传播内容,以丰富自己的报道形式和内容,已口益成为一个趋向。

2. 注意转换有哪些意义和做法?

【答案】心理学把注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称为有意注意,是指有自觉目的和通过一定努力、自制产生的注意; 另一种称为无意注意,是指那种自然发生、不需要任何努力、自制而产生的注意。

(1)注意转换的意义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