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哪项描述是正确的()。 外源化学物质的蓄积作用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化学物质都是以原型或代谢转化的形式存在于存储库。 有效地排除体内毒物,防止或减少毒物的蓄积作用,是预防和减少慢性中毒的重要措施。 物质蓄积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的急性发作。 在体内检出化学毒物时,机体才可能出现相应的机能改变并表现出中毒的病理症状。
前来急诊的患者,疑为周期性瘫痪,首先应() 检查肾上腺皮质功能。 测定血钾。 测定基础代谢率。 做心电图检查。 测定血糖。
患者,男,15岁,寒战、高热3天,伴鼻出血和口腔黏膜溃疡,血象检查RBC3.4×1012/L,Hb100g/L,WBC1.0×109/L,中性粒细胞0.15,淋巴细胞0.85,PLT12×109/L,网织红细胞0.001,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低下,粒、红、巨核三系减少,非造血细胞占0.85,此病人治疗应首选() 抗生素。 抗生素+激素。 抗生素+雄性激素+G-CSF。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泼尼松)。 支持及对症治疗+环孢素A+G-CSF。
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腧穴是:() 大杼。 附分。 风门。 肩中俞。 肩外俞。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10岁。头痛伴呕吐1月余,发病前曾有低热史。患儿有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体检:T36.5℃,神清,精神差,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右耳听力差,右肢体共济失调,颈抵抗,脑膜刺激征(+)。脑脓肿一般处于什么阶段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A.急性脑炎阶段。 增生阶段。 化脓阶段。 脓毒性静脉炎阶段。 包膜形成阶段。 肉芽形成阶段。
动式吸入染毒的优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