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学绩测验评分

【答案】为了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测量和测验对学生进行评价。要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学绩测验评分,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1)评分标准要客观公正

客观评分是学绩测验的基本要求。对于固定应答型试题,客观评分比较容易做到。对于自由应答型试题,一般可采取多人评阅求平均和每人负责评阅一题的办法。

(2)评分标准要规定答案要点及可接受的变式

对于固定应答题型,只要提供正确答案即可。对于自由应答题型,应详细规定答案要点,并对评分规则作详细的说明。评分时将每一个人的反应和评分说明书上所提供的样例相比较,然后按最接近的答案样例给分。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评分标准不仅要规定一般的答案要点,还应有可接受的变式。

学绩测验所要测量的是学生对有关知识、技能、策略的掌握程度等,评分时注重的应是回答的内容而不是作答的形式。

2. 请阐述教育心理学与邻近的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关系。

【答案】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与教育相交产生的交叉学科,它与邻近心理学科和教育学科的关系分别如下:

(1)教育心理学同邻近心理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从他们的对象及其方法论角度,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之间的关系。因为普通心理学的对象是各种领域所共有的心理现象及一般规律,是属于普遍或一般范畴的一门心理学科。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局限于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是属于特殊范围的一门心理学科。但是根据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仅仅把教育心理学认为是普通心理学原理原则的应用,在方法论上是不符合实际的。

②教育心理学同儿童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关系,主张教育心理学包括儿童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的观点,都是把教育等同于发展的结果,前者着眼点于教育的作用,后者着眼于发展的实质或原因方面。把教育与发展等同起来的观点,无论从教育的作用方一面或儿童的发展实质或原因力面,都是一种偏于简单化的观点。教育心理学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仅存在着部分的交义,而并不是重合的。

(2)教育心理学同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

①教育心理学是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根据教育系统的内在结构,由于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局限于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因此,教育心理学既不能也不应该替代其他教育学科。此外,教育系统中的其他两方面的构成因素,即教育者的传授活动与作为传递对象的社会经验本身的选择、组织及实施方式等一系列问题,均受制于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②教育心理学对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学本性,从而有助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点; 揭示各种学习的规律,为如何有效地实施教育的问题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研究考察学生学习的理论及技术,帮助教育工作者确切了解教育工作结果,以便总结经验与改进工作; 为有关教育学科的建设提供有关学生学习的科学依据,从而有助于这些教育学科的发展。

3. 简述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基本含义。

【答案】在西方教育史上,也可以说在世界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他关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以及在教育革新实验中对“教育心理学化”的具体尝试,为把教育和教学工作置于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开创了新的时代。其“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理论的探索应尊重儿童的心理活动规律

所有的教育者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生来具有天赋的道德的、智慧的和身体的潜能,这种潜能不但有要求不断发展的内在倾向,还有驱动其发展的内心动力。而且,“心、脑、手”这三种基本能力的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各自的规律性,“支配每种才能发展的规律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只有认真探索和遵循儿童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和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制应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规律,按照“要素教育”的基本要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化在这方面,裴斯泰洛齐从应使学生在道德、知识、身体和劳动技能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基本思想出发,主张在初等学校教育阶段,应开设广泛的基础知识课程。同时,裴斯泰洛齐还力图从客观现象和人的心理过程探索教育和教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基本要素,并认为如果各科课程和教学内容都依这些要素为核心来组织,则必定能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据此,他提出了“要素教育”理论。

(3)以教学程序与学生认知过程的协调为基本要求,实现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心理学化 教学原则和方法心理学化是裴斯泰洛齐毕生都在探讨的重要课题。他认为,要使教学原则与方法心理学化,首要的是要使教学程序与学生的认识过程相协调。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从模糊的感觉印象到精确的感觉印象,从精确的感觉印象到清晰的表象,从清晰的表象到确定无误的概念。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依循这三个阶段进行的。他说:“教学首先把混乱、模糊的感觉印象一个一个地呈现到我们的面前,然后把这些孤立的感觉印象以变化的姿式放到我们眼前,最后把它们跟我们早先已有的整个系统组合起来。清晰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裴斯泰洛齐主张直观性教学原则和循序渐进性教学原则。

(4)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调动儿童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

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认识到人的理智中的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教育者要适应儿童的心理时机,尽力调动儿童的自我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懂得自己教育自己。这也是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诚然,由于时代的限制,裴斯泰洛齐对人的心理的理解还不是真正科学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唯心论缺陷,但他关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毕竟不仅成为他自己关于人的和谐发展论、要素教育论、简化的教学方法和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19世纪欧洲一些国家教育心理学化之逐渐发展为一种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4.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答案】(1)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并不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口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己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看法。

(2)这种在没有现成知识经验前提下的解释,并不是都是胡猜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真正地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的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已有知识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5. 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在每一阶段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答案】操作技能学习是分阶段进行的,处于不同的技能学习阶段的个体,其操作表现的特征是不同的。针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操作技能的学习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

(1)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过程

①操作的定向

操作的定向是指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在形成之初,学习者首先要掌握与动作有关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有了这种定向映象,学习者在以后实际操作时就可以受到该映象的调节,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②操作的模仿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模仿的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