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22历史学基础之中国近代史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体西用”
【答案】“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由张之洞提出,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也一度成为清朝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的思想武器,目的是鼓励人们学习西方,反对顽固守旧。主要内容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的同时,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律例、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 些措施。
2.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答案】《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是天津条约的补充条款,1858年11月清政府分别同英、法、美三国签订。地点在上海,清政府代表是钦差大臣桂良。章程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中国海关由英国人帮办税务;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照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按价值2.5%的子口税外,免征一切内地税。
3. 镇南关大捷
【答案】镇南关大捷是中法战争中的著名战役。1855年2月23日,法国占领了中越边境上的重镇镇南关。在张之洞的推荐下,广西军务冯子材自募“萃军”18营,就任前敌主帅,准备收复镇南关。他整顿溃军,团结各军将士,在法军炸毁镇南关退驻关外后,移师镇南关前隘,积极备战,击退了法军多次进犯。3月底,法军猛扑关前隘,冯子材身先士卒,率领中国军队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当地各少数民族人民和越南义军也前来参战,冯子材发起总攻击,毙敌1000多人,法军全线崩溃,这就是威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直接导致了法国茹费理内阁的倒台,引起了法国统治者的巨大震动。
4. 亚罗号事件
【答案】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发动的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的事件,目的是为了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中国商船亚罗号停泊广州黄埔,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12名水手被捕。该事件本为中国内政却受到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的歪曲和利
,并诬陷中国用,企图挑起战争。他谎称亚罗号是英国船,中方登船搜人违反了中英《虎门条约》
水师侮辱了英国国旗,要求释放水手并向英国道歉。英方蓄意制造事端,进一步扩大事态。10月23日,英国驻华海军公然冲进珠江口,炮轰广州城,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5. 《申报》
【答案】《申报》是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的商业报纸。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09
年,《申报》由美查公司转入国人之手。买办席子佩接手后,由于经营不善,于1912年5月转让给张赓、史量才、应季中、赵竹君等五人,由史量才任总经理。此后二十余年,史量才作为中国最大的报业资本家,孜孜于经营《申报》。1911年创办的《自由谈》是它的著名副刊。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停刊。申报是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日报。
6. 十教授宣言
【答案】“十教授宣言”是指1935年1月10日由王新命、何炳松、武堉干、孙寒冰、黄文山、陶希圣、章益、陈高佣、萨孟武、樊仲云等十名教授,联名在《文化建设》月刊上所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宣言》强调要加强“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对西洋文化要“吸收其所当吸收,而不应以全承受的态度,连渣滓都吸收过来”,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西化”主张。“十教授宣言”在当时引发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大讨论。
7. 百日维新
【答案】百日维新是19世纪末清政府进行的维新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即日开始开始,到9月21日慈禧太后反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其主要内容有:①经济方面:a. 设立农工商局,提倡开办实业;b. 设立铁路、矿产总局,修
c. 设立全国邮政局,d. 改革财政,筑铁路,开采矿产;裁撤驿站;编制国家预算。②文化教育方面:a.
改革科举制度;b. 设立学校,在北京创办京师大学堂,派人出国留学;c. 提倡学习西学,设立译书局。③军事方面:设厂制造军火,精练海陆军。④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汰冗员,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新政范围很广泛,对旧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并且开始推行某些新制度。
8. 海军衙门
【答案】海军衙门是指1885年清政府设立的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总理是醇亲王奕譚,会办是北洋大臣李鸿章。开始是清政府为收回海军统一指挥权而开设,但南
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北洋仍为湘淮系集团所盘踞。在海军衙门中,实权由李鸿章掌握。制定《北
,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洋海军章程》
9.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答案】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是民国初年袁世凯制定的约法。1914年3月,由政治会议建议设立的约法会议召开。根据袁世凯提出的“修改约法大纲七条”,约法会议很快就炮制出所谓的《中华民国约法》。5月1日,袁世凯正式将其公布,同时废除《临时约法》。主要内容有: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撤消国务院,在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作为办事机构。
10.七一五分共
【答案】七一五分共是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共事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召集武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制裁”共产党人,正式做出关于“分共”的决定,公开背叛了孙中山确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随后,武汉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各部纷纷
发出通告、训令,取缔共产党和一切革命活动,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大屠杀。汪精卫集团举行的反共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二、论述题
11.试论北洋军阀。
【答案】北洋军阀是指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
(1)北洋军阀的形成原因
北洋军阀的形成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来说: ①从国内看:a. 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这并未能完成中围革命的反封建任务。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b. 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
c.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了北洋军阀的势力。
的物质基础。
②从国际形势看,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的改变: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一变初衷,开始物色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正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有力的支持。
③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袁世凯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通过军阀集团而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终而控制了全国。
(2)北洋军阀的性质
北洋军阀是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同时带有近代化的特征。北洋军阀以及所有的近代军阀与古代军阀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它们都近代化了,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古代军阀的封建性更强,而近代军阀的近代化程度更高。北洋军阀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近代中国的主要统治势力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近代军阀不仅是地主阶级以及由此转化而成的买办阶级的代表,又是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
(3)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特点
①北洋军阀各派系都有一支军队,并视其为私产。他们靠着这支军队起家走上中国政治舞台,继而又靠扩充军队去实现更大的政治野心。“有兵则有权,兵多则权大”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政治特色。
②北洋军阀各派系都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这期间虽然中央政权被袁世凯、皖、直、奉四派军阀轮番控制,但全国实际上始终都由若干个军阀分别占据着。它的存在是这一时期中国分裂的基础。
③北洋军阀各派系都有帝国主义作为靠山。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竞相在中国扶植军阀势力。各派军阀为求得帝国主义的支持,都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各种权益,充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