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731生物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转移核糖核酸
【答案】转移核糖核酸是一类携带激活氨基酸,将它带到蛋白质合成部位并将氨基酸整合到生长着的肽链上的RNA 。tRNA 含有能识别模板mRNA 上互补密码的反密码。
2. 锌指结构(zinc finger)。
【答案】锌指结构是指基因表达调节蛋白的结构“模块”,组成与DNA 的结合区;由3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 含有2个Cys 和2个His 、或4个Cys ,4个氨基酸残基位置在正四面体四个角,锌离子位置相当在中心,锌离子和氨基酸之间形成配位键,使这段肽链成指状,故称锌指。
3. 延伸因子。
【答案】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链延伸所需的特异蛋白质因子称为延伸因子。
4. 可逆抑制剂。
【答案】可逆性抑制是指对主反应的抑制是可逆的,以酶促反应为例,可逆性抑制剂和酶形成复合物,抑制酶与底物的作用,从而抑制反应。但这种复合物在相同条件下又可以分解为酶和抑制剂,分解后的酶仍然可以催化反应,也就是说,可逆抑制剂只降低反应的速度,并不影响反应的发生。
5. 胞吐(作用)。
【答案】胞吐是指分泌的物质被包裹在脂囊泡内,与质膜融合,然后将物质释放到细胞外空间的过程。
6.
次级胆汁酸
【答案】次级胆汁酸是指由初级胆汁酸在肠道内经细菌的作用下氧化生成的胆汁酸,包括脱氧胆酸和石胆酸以及其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的结合产物。
7. 超滤法(ultrafiltration )。
【答案】超滤法是指应用正压或离心力使蛋白质溶液透过有一定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达到浓缩蛋白质溶液目的的方法。
8. 超氧化物歧化酶。
【答案】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天然抗氧化酶,是清除超氧阴离子的主要
酶。在其催化下超氧阴离子与
作用使一个超氧阴离子被氧化为
另一个超氧阴离子还原为
所以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清除超氧阴离子同时又是生成的重要酶。
二、问答题
9. 半保留复制是如何用实验证明的?
【答案】
利用氮的同位素
标记大肠杆菌
分子标记上和先让大肠杆菌在以比普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密度大,用氯化
氮源)
杂合分子基中进行生长,连续培养12代,
使
中培养,经过一代后,
所有
两代以后
,
和铯密度梯度离心时将形成不同的区带。若把
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普通培养基(含分子增多。当把分子密度都介于之间,即形成了杂交分子。等量出现,若继续培养,
将看到
加热时,它们分开成为14N 和15N
链。这就充分证明了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10.线粒体基质中形成的乙酰CoA 是如何进入细胞质中参加脂肪酸的合成的?
【答案】线粒体基质内形成的乙酰CoA 不能直接通过线粒体膜进入细胞质,而需要其他物质携带,它可以通过柠檬酸穿梭透过线粒体膜,而进入细胞质。
在线粒体中,乙酰CoA 与草酰乙酸经TCA 形成柠檬酸,柠檬酸透过线粒体膜到达细胞质后被柠檬酸裂解酶作用生成乙酰CoA 和草酰乙酸,乙酰CoA 则参与脂肪酸的合成,而草酰乙酸经过苹果酸脱氢酶和苹果酸酶作用生成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TCA 形成草酰乙酸,再进行下一轮的乙酰CoA 转运过程。
11.真核细胞的胞浆里的比数很低,而
故在胞浆中的比数很高。怎样理解这样的比值很高是有利
一个事实?试就动物体脂肪酸合成过程进行讨论。 【答案】
动物体内脂肪酸的合成需要
于脂肪酸的合成的。而的比值的调节则依赖于苹果酸的氧化脱羧,苹果酸在胞浆中的浓度的提高则有赖于草酰己酸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苹果酸,与此同时也导致了
胞浆里的比值的降低。
12.缬氨霉素(valinomycin )是一种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把它加入到活跃呼吸的线粒体中,发生如下几种现象:ATP 的产生减少,氧消耗速度增高,热被释放,跨线粒体内膜的pH 梯度增高。缬氨霉素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还是抑制剂? 请根据该抗生素对线粒体内膜转运
予以解释。
【答案】缬氨酶素的加入所产生的效应与解偶联剂的作用基本一致的。在进行呼吸的线粒体中,当电子传递时
,
当一个质子从基质转移到外侧,
产生质子梯度和跨膜的电位。用来合成A TP
的大部分自由能来自这种电位。缬氨酶素与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该复合物穿过线粒体内膜,
离子亦作相反的转移。结果是膜两侧的正电荷的能力质子通过电子传递而被转移时,
一个
总是平衡的,跨膜的电位也消失了。于是就导致了没有足够的质子推动力推动ATP 的合成。换句
话说:电子传递和磷酸化作用的偶联被解除了。与A TP 合成效率减少相反,电子传递速度显著升高,
其结果是梯度、氧消耗量以及热量散失都增大。
13.请描述线粒体DNA 的结构特点。[中国科学院2007研]
【答案】与核基因组相比,线粒体DNA 有如下结构特点。
(1)线粒体DNA 对于动物来说,是单一的环状分子;对于大多数植物和真菌而言,线粒体DNA 很可能是 线形分子,虽然某些植物线粒体DNA 也是大环形分子。
(2)线粒体DNA 没有与蛋白质结合成为核糖核蛋白,因此很少被压缩,大都呈松弛状态。 (3)线粒体DNA 中的非编码区(垃圾DNA 或内含子序列)明显少于核基因组DNA 。 (4)线粒体DNA 存在重叠基因,比如某些碱基作为两个不同基因的共享部分,或某个碱基既是一个基因 的末尾,同时又是下一个基因的开始。
14.假定有一种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的突变体被发现能够水解,而不是磷酸解氧化与酶结合的中间物。
(1)请写出水解的反应式。
(2)预测水解对糖酵解的产量以及对糖酵解本身的速率有何影响?
(3)这种突变对需氧微生物有何影响?
【答案】(1)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突变体催化的水解反应为
(2)水解反应历程未形成1,3-二磷酸甘油酸,
于是不能进行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
应,
糖酵解产量下降,糖酵解速率可能加快。
循环产生大量的糖酵解产能效率下降有可能加快酵解速率,(3)
需氧微生物可通过
的反
对微生物生理活动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
15.有一段mRNA
为
突变,使肽链变为:
(1)缺失发生在哪一个密码子中? 编码,原黄素能使这一段mRNA 发生单一碱基缺失推测:
(2)原来的密码子中缺失的是哪一个碱基?
(3)野生型mRNA 中碱基顺序是怎样的?
(4)如果G 插入到缺失的碱基位置,那么这个mRNA 的顺序是什么?
【答案】(1)首先根据氨基酸顺序排出野生型mRNA 可能的碱基序列:
氨基酸顺序
:
mRNA 喊基序列:
突变后从Thr 开始氨基酸顺序不同于野生型,说明从第二个密码子开始发生框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