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星海音乐学院807音乐学基础(中、西方音乐史三级)之西方音乐史简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英国牧歌
1560年意大利牧歌开始在英国流传,【答案】英国牧歌是在意大利牧歌的形式上发展而来的,
1588年由尼古拉斯·杨(Nicholas Yange)翻译成英文的《阿尔卑斯山南的音乐》(Musica Transalpina)歌集的出版,促进了英国牧歌的发展,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牧歌开始盛行。与意大利牧歌相比,英国牧歌大概只发展到第二阶段,重要的代表作曲家是托马斯·莫利(Thomas Money)。英国牧歌大体上与当时的教会音乐没有什么差别。它风格上属于对位风格,声部从二声部到六声部不等,以五声部为主; 内容上多为田园性或抒情性的诗,常常具有幻想性质,用英文作歌词; 音乐上,音符总是尽可能地与文字意思相符合,和弦式的段落与对位式的段落交替出现,节奏性强,常变换拍子。
2. 巴托克
【答案】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作品高度创新,在吸取匈牙利民间音乐素养的同时,借鉴了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手法,形成独具匠心的音乐语言,对20世纪音乐影响颇大,代表作有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哑剧《神奇的满大人》、钢琴组曲《小宇宙》、《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而作的音乐》,6首弦乐四重奏蕴含深刻的思想,在20世纪有着崇高的地位。
3. 抒情悲剧
【答案】17世纪法国作曲家吕利创作的歌剧类型,多根据悲剧大师高乃依及歌剧脚本作家泽诺的悲剧谱写而成,融合了独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以及芭蕾,代表作有《伊西斯》、《阿西斯与加拉蒂亚》等。
4. 埃尔加
【答案】英国作曲家。早年以写作合唱曲著名,管弦乐曲《谜语变奏曲》和清唱剧《杰隆修斯之梦》树立了他作为一流作曲家的声誉。音乐风格极为个性化,以色彩化配器见长,情感表达丰沛热烈,形成独特的“埃尔加风格”。
5. 拉莫
,【答案】巴洛克时期法国作曲家、羽管键琴家和音乐理论家。1722年出版《和声基本原理》
,50岁以《伊波利特与阿里西埃》为现代和声理论奠定基础; 1741年出版《羽管键琴音乐会曲集》
开始其歌剧事业,成为继吕利之后最重要的法国歌剧作曲家,主要的舞台作品还有歌剧一芭蕾《华丽的印度》。
6. 邓斯泰布尔
【答案】文艺复兴早期享誉欧洲的英国作曲家。留存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弥撒曲、等节奏经文歌和世俗歌曲等。他用一个固定的定旋律声部来统一弥撒曲各个乐章,以等节奏型来处理经文歌的各个声部,是“新艺术”成就的延续。他在声部写作时大量并置三六度,对欧洲音乐发展有较大影响。
7. 《月光下的彼埃罗》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作的配乐颂唱作品。选用比利时象征主义诗人吉罗的诗歌为词,以第一或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述丑角彼埃罗在月光下的醉饮和梦魔,描绘了超现实的情景,共21曲。作品为女声和8件乐器而作,用无调性技法写作,女声演唱运用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吟诵”方式。
8. 科雷利
【答案】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学于博洛尼亚,后半生服务于罗马的红衣主教。他是意大利小提琴学派的创始人和近代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奠基人,创作虽不多,共72部作品,但他的三重奏鸣曲和大协奏曲,为巴赫和亨德尔等人的奏鸣曲和协奏曲创作打下重要基础。
9. 贝尔格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一战前从勋伯格学习,成为“新维也纳乐派”成员。创作技艺精湛、善于表达深刻感情,自由无调性歌剧《沃采克》为他树立了崇高声誉,运用十二音体系写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璐璐》显示了其出众才华,前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协奏曲之一。
10.福雷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法国作曲家。创作以抒情小曲见长,写作有大量艺术歌曲和钢琴曲,大型作品较著名的有《安魂曲》、戏剧配乐《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等。25. 循环形式答:弗朗克在《d 小调交响曲》各乐章中反复使用的三个相互联系的动机:疑问动机一渴望动机一信念动机,以循环形式贯穿使用,以统一交响曲各乐章。
11.标题交响曲
【答案】带有文字说明或者与文学或绘画作品相联系的交响曲。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的各乐章都有作曲家亲自写作的文字说明,以指导听众正确地理解作品的内容,是标题交响曲的范例。
12.《我的祖国》
【答案】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交响诗套曲,通过对祖国光荣历史的缅怀、对美好山河的赞美、对英雄人物的讴歌,表达了作曲家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六个乐章分别为:(1)维谢赫拉德,(2)沃尔塔瓦,(3)莎尔卡,(4)捷克的田野与森林,(5)塔波尔城,(6)勃
兰尼山。
二、简答题
13.反宗教改革对音乐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反宗教改革对天主教音乐的影响有:
(1)迫于天主教内部的改革呼声和新教产生的压力,天主教自身也开始了一场改革运动,被称为“反宗教改革运动”。针对新教的改革,罗马天主教教会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特兰托,从1545~1563年陆续开了十八年之久的宗教会议,俗称“特兰托会议”。
(2)针对各国改革的浪潮,特兰托会议在谈及音乐时,提出了两个针对性方案:一是世俗因素的渗入败坏了教义的纯洁性,宗教音乐要排除不虔诚的宗教内容; 二是复杂的复调音乐使歌词含棍不清,因此会议反对圣咏复调中无节制的花唱,提倡单声的格里高利圣咏; 这个决议促成了罗马乐派的形成,以帕勒斯特里那为代表的音乐家们用严肃清晰的复调圣咏作品,平息了教会的复调圣咏之争,也使复调圣咏在教仪中得以继续存在和稳步发
14.简述蒂皮特及其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介:
蒂皮特(M.Tippett , 1905~1998),是20世纪20年代后活跃在英国乐坛的重要作曲家。
(2)代表作品:
四部交响曲,《乐队的协奏曲》,钢琴与乐队《亨德尔主题变奏曲》,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歌剧《仲夏的婚礼》等。
(3)艺术成就:
①注重社会性重大体裁,反映自由和胜利的渴望,表现在歌剧、清唱剧和交响曲等体裁中。他的著名作品是清唱剧《我们时代的孩子》。
②他的音乐风格多样,既受16世纪英国作曲家的节奏和美国布鲁斯音乐旋律的影响,又受贝多芬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作品常采用不对称句法,大跳音程,复杂的节奏织体,四度叠置的和弦等形式,但结构是传统的,也常应用对位形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音乐个性,并使他成为英国最优秀的作曲家之一。
15.简述印象主义音乐
【答案】(1)来源: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 )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在绘画领域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其风格源于莫奈的一幅画作《印象:日出》,印象主义画家关注光与色的变化,在平凡题材中表达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德彪西交响组曲《春天》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2)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