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海事大学X23生物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可变区(V 区)。
【答案】可变区是指是可变的。
2. 次生代谢物。
【答案】次生代谢物是指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为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
3. 群落。
【答案】群落是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4. 衣壳。
【答案】衣壳是指包围着病毒核酸的蛋白质外壳,由许多衣壳粒组成。
5. 溶源现象
【答案】溶源现象是指温和噬菌体DNA 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分子中占重链或轻链长度的一段区域,该区域内的氨基酸序列
二、简答题
6. 什么叫“拴菌”试验?试分析这项研宄在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上的创新点。
【答案】(1)“拴菌”试验:“拴菌”试验是为证明细菌鞭毛运动机制而设计的一个著名实验。其方法是:取一端长有单根鞭毛的细菌(如一些弧菌),使鞭毛的游离端被相应抗体牢牢“拴”在载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作打转还是伸缩运动。结果发现是在不断打转,从而确认细菌鞭毛的运动机制是旋转式而非挥鞭式。
(2)创新点:
①思维方式的创新点:通过逆向思维,使原来无法观察到的纤细的活鞭毛旋转,转变成在显微镜下可清楚观察到的细胞旋转。
②实验方法的创新点:采用特异抗体把单毛菌的鞭毛牢牢地“拴”在载玻片上,以实现固着鞭毛的作用。
7. 什么是质粒?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质粒是游离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sDNA 分子。质粒的特点:
(1)绝大多数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 分子所构成,分子量较染色体小;
(2)在每个菌体内有一个或几个,也可能有很多个质粒;
(3)质粒可以从菌体内自行消失,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手段,将其消除或抑制,没有质粒的细菌,可通过接合、转化或转导等方式,从具有质粒的细菌中获得,但不能自发产生;
(4)质粒存在与否,无损于细菌生存,但是,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如抗生素的产生、色素等的产生,以至芽孢的形成,均受质粒的控制;
(5)质粒既能自我复制、稳定遗传,也可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携带外源DNA 片段共同复制増殖,它可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单独转移,也可携带着染色体片段一起转移,质粒是遗传工程中重要的运载工具之一。
8. 何谓五界系统?它有何优缺点?
【答案】(1)五界系统的定义:
五界系统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以及原核生物界。它是R.H.Whittaker 于1969年提出的。
(2五界系统的优点:
五界学说,以纵向显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的三大进化阶段,而以横向显示光合营养、吸收式营养和摄食式营养这三大进化方向。
(3五界系统的缺点:
五界系统不包括病毒界。
9. 简述一个细菌进入机体的遭遇。
【答案】当一个细菌进入机体时:
(1)首先受到生理屏障的阻挡,包括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2)补体激活的溶细胞作用与吞噬细胞及NK 细胞的杀灭;
(3)激活B 细胞产生抗体,通过抗体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及ADCC 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等;
(4)激活T 细胞产生细胞免疫,包括CVTL 的直接杀伤及TD 分泌CK 引起的以巨噬细胞为主,包括CTL 、NK 、中性粒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聚集、细胞与CK 共同造成的免疫炎症。最终将细菌清除。
10.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特点。
【答案】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特点比较如下表:
表
11.微生物次级代谢途径的特点?简述次级代谢途径对微生物的生存有何功能?
【答案】(1)次级代谢途径的特点:
①次级代谢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并且受到初级代谢的调节;
②次级代谢一般在菌体生长后期发生;
③次级代谢中酶专一性低;
④次级代谢的菌株具有特异性;
⑤次级代谢与染色体外遗传有关。
(2)次级代谢途径对微生物生存的功能:
①次级代谢可维持初级代谢的平衡;
②次级代谢产物是贮藏物质的一种形式;
③菌体在生存竞争中占优势。
三、论述题
12.对细菌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描述时应注意哪些方面?你是否能很快地在显微镜下区分同为单细胞的细菌、酵母菌和原生动物?
【答案】(1)对细菌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描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首先应使用稀释涂布等方法对待检菌株的纯度、群落形态、生理特性等进行检查、确认; ②选用正常的新鲜培养基和新鲜培养物进行培养和观察,避免培养过程中一些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或培养时间过长等因素对细胞形态的影响;
③报告细胞大小时应选用多个细胞检测的平均数,并记录所用的实验方法,包括培养条件、培养时间、样品制备方法和染色方法等。
(2)可从大小和形态上对细菌、酵母菌和原生动物进行区分。酵母菌、原生动物个体较大,一般可用低倍镜观察,酵母菌细胞一般呈卵圆形、圆形、圆柱形或柠檬形,不具运动性,原生动物细胞形态多变,能够运动;细菌细胞一般较小,需用高倍镜或油镜才能看清。
13.举例说明微生物在推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中的重大历史贡献,并分析其中的原因。
【答案】由于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和培养条件简便,因此生命科学工作者常选用其作为研究基础理论问题时的研究对象。
(1)重大历史贡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