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测量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属于常模参照测验的是( )。
A. 教师自编测验
B. 艾森克人格测验
C. 句子完成测验
D. 医师资格测验
【答案】B
【解析】常模参照测验对个体测验分数的解释是以常模分数为参照的,与此相对的是标准参照测验,其解释分数的参照点是测验编制者制定的某种标准。题中教师自编测验是教师根据其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范围编制,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作出评价,所以它是一种内容参照测验;医师资格测验是先规定了某一个分数标准,个体达到这一标准就被评定为合格,否则就是不合格,所以它也是标准参照测验。句子完成测验是一种人格评定量表,要求被试完成一些句子,测验者根据被试作答情况对被试的人格作出评价,测验者事先有一个评定量表,即被试如何回答就归为哪一类,所以它也是内容参照测验。
2. 标准十分,平均数为( ) ,标准差为( ) 。( )
A.6;2
B.5;1.5
C.6;1.5
D.7;1.5
【答案】B
【解析】标准十分=5+1.5Z,所以它的平均数为5, 标准差为1.5。
3. 从逻辑上分析,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的主要差别是( )。
A. 测验目的
B. 测验内容
C. 测验方法
D. 效标获得的时间
【答案】A
【解析】根据效标资料是否与测验分数同时获得,又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两类。同时效度即测验所得分数可与效标同时验证,通常与心理特征的评估及诊断有关。预测效度的效标资
料需要一段时间才可搜集到,通常用于选拔、分组。同时效标和预测效标意义上的差异来自测验的目的。前者与用来诊断现状的测验有关,后者与预测将来结果的测验有关。
4. 如果某测验的信度系数为0.90,那么该测验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因造成的变异占 ( )。
A.90%
B.10%
C. 大于90%
D. 小于90%
【答案】D
【解析】一组测验分数的总变异包括真分数变异和随机误差变异,其中真分数变异还可以分成两部分: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系统误差)。信度系数描述的是真分数变异占总变异的比重,当真分数变异占90%时,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因带来的变异肯定是小于90%的。事实上,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在总变异中所占的比例就是效度。
5. 16PF 适用于( )。
A.8岁以上的儿童及成人
B.10岁以下的儿童及成人
C.16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D.20岁以上的青年及成人
【答案】C
【解析】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理论,采用因素分析统计方法编制的16项人格因素问卷,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
6. 温度是采用下面( )量表测量的。
A. 等距
B. 比例
C. 顺序
D. 名义
【答案】A
【解析】温度计没有绝对零点,但是有相等的单位,属于等距量表。
7. 在测量的概化理论中,G 系数一般是指( )。
A. 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相对
B. 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它加上相对误差方差之比
C. 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总效
D. 相对误差方差与总效应方差之比差之比
【答案】B
【解析】概化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任何测量都处在一定的情景关系中,应该从测验的情景关系中具体考察测量工作,该理论用“全域分数”代替“真分数”,用“概括化系数(G 系数)”代替信度。G 系数是测量目标效应方差与测量目标效应方差加相对误差方差之和的比,是对常模参照性测验分数稳定性程度的度量。
8. 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订( ) 。
A. 普通常模
B. 特殊常模
C. 一般常模
D. 剖面图
【答案】B
【解析】一般常模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有时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不一定完全适用。因此,测验希望使用更为具体的、适合特殊情况的常模,即特殊常模。
9. ( )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
B. 常模团体
C. 受测人群
D. 样本
【答案】B
【解析】常模团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所组成的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10.难度P 值越接近于0或接近于1,越无法区分被试者之间能力的差异。相反,P 值越接近于0.50,区别力越高。为了使测验具有更大的区别力,应选择难度在0.50左右的试题比较合适,各题难度应在( )之间。
A.0.50±0.10
B.0.50±0.20
C.0.50±0.30
D.0.50±0.40
【答案】B
【解析】当难度接近于0时,被试的分数接近于0, 当难度接近于1时,被试的分数都接近于满分,因此都无法区分被试者之间能力的差异。当难度在0.5左右时,被试的分数会呈现常态分布,测验能够获得最大的区别力。
二、名词解释
11.效标
【答案】效标是指与被试群体无关的外部客观标准。一个好的效标有如下条件:①必须能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