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次数
【答案】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frequency ), 用f 表示。
2. 描述统计
【答案】描述统计指研宄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3. 嵌套设计
【答案】嵌套设计又称阶层设计,是指下一层不同因素水平,只在其上一层因素某一水平下出现,而在另一水平下不出现的设计。例如,B 因素的一些水平只在A 因素的
B 因素的另一些水平,只在水平下出现,而水平下出现。出现在次一级层次因素上各水平数不同的原因是由实际研宄的问题决定的,根据因素分层的多少有不同的嵌套类型。如一级嵌套、二级嵌套、三级嵌套等。一般情况下,可有完全随机取样和重复测量等不同形式。
4. 观测值
【答案】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
二、简答题
5.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学习它有何意义?
【答案】(1)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讲,就是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地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2)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有重要的意义。
①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它的研究对象存在于现实世界各个领域的客观事实之中。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事实进行预测和分类,从而揭示蕴藏于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要提高对客观事实
观测及分析研究的能力,就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统计学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统计方法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心理与教育科研定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凡是客观存在事物,都有数量的表现。凡是有数量表现的事物,都可以进行测量。心理与教育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也有数量的表现。虽然心理与教育测量具有多变性,而且引起它发生变化的因素甚多,难以准确测量。但是它毕竟还是可以测量的。因此。在进行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对心理与教育现象进行定量分析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就是对心理与教育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科学工具。
③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具体意义。
a. 可以顺利地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b. 可以提高心理与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c. 为学习心理与教育测量和评价打下了基础。
6. 圆形图适合哪种资料? 自选数据绘制圆形图。
【答案】圆形图(circle graph), 又称饼图(pie ),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为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圆形图显示的资料多以相对数(如百分数)为主。
7. 对两个以上平均数两两之间的差异检验为什么不能两两之间进行t 检验?
【答案】同时比较的平均数越多,其中差异较大的一对所得t 值超过原定临界值的概率就越大,这时《错误的概率将明显增加,或者说本来达不到显著性水平的差异就很容易被说成是显著了,这时用f 检验就不适宜。比如要比较3个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如果用t 检验就需要比较3
8. T 检验、F 检验、卡方各自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案】(l )t 检验运用于总体分布已知的参数检验法中。需要满足总体正态分布,总体
方差未知的情况下的显著性、差异性检验。比较适合于小样本(这时需要数据符合t
分布。当样本含量n 小时,若观察值x 符合正态分布,则用t 检验(因此时样本均数符合t 分布)。
常见的t 检验形式有: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 检验;配对设计的t 检验;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
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有以下应用条件:
①两样本来自的总体均符合正态分布,
②两样本来自的总体方差齐。
因此在进行两小样本均数比较的t 检验之前,要用方差齐性检验来推断两样本代表的总体方差是否相等,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使用F 检验,其原理是看较大样本方差与较小样本方差的
次,假如每次比较的置信区间为95%, 那么3
次比较后检验的可靠性就降低为
商是否接近“1”。若接近“1”,则可认为两样本代表的总体方差齐。判断两样本来自的总体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可用正态性检验的方法。若两样本来自的总体方差不齐,也不符合正态分布,对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料可用其几何均数进行t 检验,对其他资料可 用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分析。
(2)F 检验常常用于方差的显著性检验中。要检验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是否有显著不同,需要对两组数据的方差进行差异检验。这时数据符合F 分布。在平均数差异检验时,如果不是相关样本,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单因方差分析(F 检验)•常用来检验一个变异因素对试验结果的显著性。作为参数检验法的一种,单因方差分析通常需要假设数据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样本和方差齐性。
方差分析的基本条件是:总体正态分布;变异的可加性;各处理内的方差一致。
(3)卡方运用于非参数检验。适用于样本是频数分布的情况。其数据是属于点计而来的离散变量;总体分布未知;不是对总体参数的检验,而是对总体分布的假设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检验主要用卡方检验,可以用来同时检验一个因素两项或多项分类的实际观测数据,与某理论次数分布是否相一致的问题,或有无显著差异的问题;还可用于检验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各有多项分类之间,是否有关联或是否具有独立性的问题。
卡方检验用于计数资料的分析,对于数据资料本身的分布形态不作任何假设,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又是一种非参数检验的方法。
三、计算题
9. 150名6岁男童体重(x )与屈臂悬体(y )的相关系数r=-0.35,
秒,试估计体重22.6公斤的男童,屈臂悬体为多少秒?
【答案】根据题意,要估计体重22.6公斤的男童,屈臂悬体的秒数,需要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已知:
所得回归方程为:
根据所得回归方程,当X=22.6时,Y=39.775
所以体重为22.6公斤的男童,屈臂悬体为39.775秒。
10.秩和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案】
“秩和”
量不
等即秩次的和或者等级之和。这一方法首先由维尔克松将其应用到两样本容提出,叫维尔克松两样本检验法,后来曼-惠特尼
曼-惠特尼U 检验。
公斤
,
的情况,因而又称做曼一惠特尼维尔克松秩和检
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