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之中国古典园林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石碑
【答案】碑多指墓碑,以及追述功德的纪念性刻石。石碑的构造以墓碑为代表,由碑首、碑身和碑座组成。上端称碑首,碑首方形的称碑,园形的称竭,尖形的称纷头揭,碑额上用篆书或隶书刻写碑题; 碑身通常为长方形,高六尺左右,正面刻碑文,背面刻一些辅助性文字:碑座有方形和龟蚊等形制。
2. 形胜
【答案】“形胜”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概念,泛言之,相当于所谓“风景胜地”一类; 严格讲,则为风水术形势宗专用术语。形胜的要素有三:油位选址、坐北朝南和哭位排水。形胜思想强调山川环境,将城市选址、建设与地理环境的观察进一步扩大到宏观的山川形势,并强调形与意的契合境界,对风水说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3. 清裕陵
【答案】清裕陵是清高宗乾隆墓。自南向北依次为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桥、石像生、牌楼门、一孔桥、下马牌、井亭、神厨库、东西朝房、三路三孔桥及东西平桥、东西班房、隆恩殿、三路一孔桥、琉璃花门、二柱门、祭台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和地宫。其规制既承袭前朝,又有所创新。
4. 寿山艮岳
【答案】“寿山艮岳”是指宋徽宗赵估听信道士之言,说在京城内筑山则皇帝必多子嗣,凰山,在宫廷里建造了一座山,号日万岁山,〔因其在宫城之东北面)更名日“艮岳”乃于政和七年仿杭州凤又叫做寿山、艮岳寿山。
二、填空题
5. 计成在其著作_____一书中提出了园林造园规划的两个原则,一是_____,二是_____。
【答案】《园冶》; 景到随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解析】《园冶》是中国占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它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处理方面的问题。明末造园家计成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完成。《园冶》篇首提出两个设计原则:(1)景到随机:园林造景要适应址的
地貌和地形特点,并尽量发挥‘白的长处、避开短处;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工创造的山水环境必须给人一种仿佛天造地设的感觉,建筑的配置必须服从山水环境,不可喧宾夺主。
6. _____宫是历史上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以后_____遂成为历史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答案】建章、他三山
【解析】建章宫是上林苑中最重要的一个宫城,位于汉长安城西城墙外,今只桥北的高堡子、低堡子一带。其宫殿布局利用有利地形,显得错落有致,壮丽无比。它打破了建筑宫苑的格局,在宫中出现了叠山理水的园林建筑。它在前殿西北开凿了一个名叫太液池的人工湖,高岸环周,碧波荡漾,犹如“沧海之汤汤”。池中有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以象征东海中的天仙胜境。并用玉石雕凿“鱼龙、奇禽、异兽之属”,使仙山更具神秘色彩。
7. 清末二大离宫御苑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圆明园; 避暑山庄; 清漪园(颐和园)
【解析】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圆明园、避暑山庄、清漪园(颐和园)。圆明园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一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因此又称圆明三园。
8. 魏晋南北朝的私园,按其所处位置可以分_____和_____。
【答案】城市私园:郊外别业
【解析】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史上转折的时期,这时私园也正在发展转折阶段。其中有建在城市里面或城近郊的城市型私园一宅园、游憩园,也有建在郊外的郊外别业一庄园、别墅。
三、单选题
9. 古典园林建筑中体量小,有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柱间不设门窗,富有向上和空灵感的是( )。
A. 亭
B. 廊
C. 厅堂
D. 楼阁
【答案】A
【解析】亭的最大特点是独立自由,富有灵活性,其体量小,有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柱间不设门窗,富有向上和空灵感。B 项,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观赏点之问,起着遮风避雨、联系交通等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和层次的组织有重要作用; C 项,厅堂,是由古代单体建筑拆分而成的园林中的独立建筑,厅为会客、宴会、行礼用的房间,堂为单体建筑中居中、向阳而宽大的房间,也是社交活动的场所; D 项,楼阁,是园林中的高层建筑。
10.( )是我国最大的古树园。
A. 陕西皇帝陵
B. 山东曲阜的孔林
C. 无锡梅园
D. 杭州孤山
【答案】B
【解析】山东曲阜的孔林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树园。A 项,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C 项,无锡梅园园内遍植梅树,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D 项,杭州孤山是文物荟萃的风景胜地。
11.山水风景能很好的陶冶封建时代士人的性情,著名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是古代哪位诗人所作( )。
A. 陆游
B. 王羲之
C. 陶渊明
D. 李白
【答案】C
【解析】“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全诗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
12.御花园又名( )。
A. 后殿
B. 后苑
C. 名苑
D. 名殿
【答案】B
【解析】御花园又名“后苑”,在内廷中路坤宁宫之后,这个位置也是紫禁城中轴线的尽端,体现了封建都城规划的“前宫后苑”的传统格局。建筑布局按照宫廷模式即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来安排,园路布设亦呈纵横规整的几何式,山池花木仅作为建筑的陪衬和庭院的点缀。这在中国园林中实属罕见,主要由于它所处的特殊位置,同时也为了更多地显示皇家气派。但建筑布局能于端庄严整之中力求变化,虽左右对称而非完全均齐,山池花木的配置则比较自由随意。因而御花园的总体于严整中又富有浓郁的园林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