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21国际新闻传播综合考试之《新闻学概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3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事实
【答案】新闻事实是指被记者选定的、带有知悉意义的事实,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片段性,包括现时事实、历史事实和将来事实。新闻事实具有“未知性”,事实一旦被多数人了解,不冉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必须满足人类的知晓需求,给人提供可知悉的内容,“从来没有发生过”是判断这种需求性的重要标准。
2. 政务微博
【答案】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力行“织博为民”。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务微博关注的对象分为二类:一是关注其他省市自治区的相同部门的微博,及时获取同行的信息,充分借鉴经验、做法为自己所用,来改进本部门的工作; 二是关注与自己所分管业务和行业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的微博。网络“浏览器”的普遍使用使它的发展又步上一个新的台阶,网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媒介,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态与传播生态,其中自然也对兼及社会与传播的新闻媒介产生巨大的影响。
3. 群体传播
【答案】群体传播是指距今大约300万至350万年左右原始社会时期出现的一种传播形式。当时出现的原始组织称为“游群”,由血缘家庭构成,通常有男女20-45人左右,为生存而群居。游群相互传播手势和口头新闻,身体成为天然的载体,传播范围仅仅限于“游群”内。用手势和口语传播信息,游群成员都能看到和听到,这是群体传播。
4. 好新闻
【答案】好新闻给受众提供值得知晓的内容,消除大范围内公众的未知性,值得知悉的东西越多,改变人们对现实与过去的印象越深刻,越是一条好新闻。评价好新闻的标准:①新闻包含全新的内容,是公众未曾知晓的个性化事件; ②引起受众的思考; ③具有强烈的感受性,由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构成巨大的感染力。
5. 第一时间
【答案】第一时间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时空刚一发生,还没有被局外人知晓的时刻。也就是说,
第 1 页,共 8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