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667政治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机关立法参与权
【答案】立法参与权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所具有一定的立法权利。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把立法权赋予议会,但政府一般都有权参与立法程序,由此构成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的制衡。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立法创议权,包括创议修改宪法和制定普通法律,这种创议可以是直接提出宪法修正案和法律的草案。如上所述,只有在议会制国家和半总统制国家,政府才有提出法律草案的权力。而在总统制的美国,总统和政府所拟定的法律草案,必须以议员的名义在议会提出,总统的立法参与权表现为指导立法,即以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及各种专门咨文的形式提出立法纲领和计划; 二是对法律的否决权,这项权力是在公布法律的程序中体现的。如美国总统如不赞成某项法律,可以将否决意见书连同法案一起退回国会,但此种否决如果被国会两院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法律仍可生效。法国总统作为政府总政策的最高决策人,也可以将法律退给议会重新审议。
2. 法西斯国家
【答案】法西斯国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它是垄断资本所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统治地位所实行的公开的恐怖专政。法西斯统治的出现,是资产阶级已经不能用国会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旧方法来实行统治,因而不得不在对内政策上采用恐怖的管理方法的表现,是由于资产阶级再也不能在和平的对外政策的基础上找到摆脱现状的出路,因而不得不采用战争政策的表现。如20世纪20, 3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日本等。
法西斯国家的特征:
①法西斯国家的形成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育不充分,独裁专制统治体制在不同程度保留,垄断资产阶级与封建主残余政治军事势力相结合,因此具有顺利采用独裁专制体制所需的天然的土壤;
②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法西斯国家以“种族优越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作为政治统治的精神支柱和思想特征,宣扬“生存空间”理论;
③经济生活: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
④政治生活:实行法西斯的寡头统治;
⑤对外关系:奉行疯狂的对外扩一张和侵略政策,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3. 国际政治基本准则
【答案】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在国际政治活动中都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它体现在国际政治活动的一切成文的和不成文的原则、规章和规则之中。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具有如下特点:
①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主要体现在,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一切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广泛的适
用性;
②共识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建立在大多数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普遍共识基础上的; ③应然性。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是国际政治诸行为主体应该遵循的规范,因此,它们是国际政治生活的价值主张;
④约束性。国际政治基本准则对于国际准则行为主体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种约束既体现为道德性约束,又体现为实际性约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际政治缺乏统一的强制性权威,因此,国际政治的基本准则只有不同程度的约束力,而不具有强制力。
4. 民族的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一般来说,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作为生存空间和自然环境,是民族其他特征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共同经济生活是形成民族的物质基础。正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才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也才会维系共同生活与生存空间。共同语言对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两者反过来又会促进共同地域的巩固和共同经济的发展,并突出地显示民族共同体的稳定性。
5. 政治思想
【答案】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思想的主体是现实社会的各个成员;
②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是人们认识现实并同现实密切结合的手段;
③政治思想是客观政治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④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心理相比较,它是一种显象的政治文化,即它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可感觉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
⑤政治思想是一种观念体系,它包括一系列的政治认识、政治判断和政治推理。
二、简答题
6. 简述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革命之所以首先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比较薄弱环节取得胜利,是因为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必然要求按照“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更加趋于激化,为了给本国的垄断资本获取超额利润开辟道路,资本主义国家常常以战争手段来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瓜分殖民地。在无产阶级革命方面,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发展,使得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国爆发并获得胜利,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国家。
(2)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在本国范围内,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也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主要舞台进行的。可是,当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以后,垄断资本的运动突破了一国的范围,形成了广及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体系。这一新的特点,使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成为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斗争,无产阶级必然在资本主义世界链条上寻求进行革命的突破口。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造成了垄断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三大主要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和加深,削弱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力量,把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直接提上了历史日程。当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对比发生变化而使彼此矛盾加剧,导致帝国主义战争时,资本主义世界链条就会出现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就会首先突破这些薄弱环节,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3)从历史发展的实际进程来看,资本主义世界链条的这些薄弱环节都是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这些国家发生,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是与这些国家当时的特定内外部环境分不开的:
①就其外部环境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世界资本主义对于这些国家的控制力量,使得它们成为帝国主义势力难以顾及的国家,从而大大减轻了帝国主义势力对于这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压力;
②就其内部状况来看,这些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势力一般比较弱小,无产阶级与农民结成阶级联盟,成为国内政治生活的强大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具有坚强的领导能力,并具有比较强大的革命武装力量。
正是在这些特殊历史条件作用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首先在俄国、中国等国家取得了革命的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7. 瑞士国家机构体制的委员制有什么特点?
【答案】委员会制是瑞士采用的独特政体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政府作为议会的执行机关实行“合议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瑞士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议会选举联邦委员会;
(2)联邦委员会由七名委员组成,委员会下设七个部,每名委员各兼任一个部的部长。委员会设主席一名,由委员轮流担任,各委员的权力和地位平等,重要决策集体决定,集体负责;
(3)委员会主席主持委员会,并对外代表国家,充当名义上的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
(4)联邦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监督委员会,提出质询,但无倒阁权。委员会执行议会的决议,有权创议立法,但不能否决议会所通过的法律,也无权解散议会。
瑞士自1848年确立了委员会制后,成为唯一长期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历史上,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所建立的督政府,被认为是类似委员会制的政体,但只在1795-1799年间存在,时间很短。
8. 简述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主要区别。
【答案】国际政治是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的综合; 国内政治主要是指国家内部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