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吉林大学行政学院640政治学原理与法学基础理论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社团

【答案】政治团体是指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去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 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 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政治社团的形成,是社会政治关系的要求,也是政治参与行为的组织和制度体现。在当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社团得到很大发展,己成为社会政治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政治生活和政府政策的制定、执行具有重要影响。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政治组织,政治社团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①政治社团的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

②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③政治社团参与政府的政策过程,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④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2. 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社会主义民主是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建立起来的政治民主,是保证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利得到广泛、真实、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政治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社会成员自治的制度等

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发展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通过社会主义法制予以保障。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基本规则,因此,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治理和政治运行的基本方略。所以,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必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3. 单一制国家

【答案】单一制国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点在于:

①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

②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

③国家具有统一的中央政权机关,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掌握;

④全国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按地域划分,各地域的地方权力必须受中央权力的统辖;

⑤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⑥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力一行政单位和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单一制国家中中央权力机关掌握着主要的和统一的政治权力,并统辖着地方权力。地方权力与中央权力之间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

4. 院外活动

【答案】“院外活动”一词,源于美国政治学,它最初用来描绘意欲在国会立法期间影响议员的活动。院外活动的现代含义更为广泛,它小仅包括利益集团影响议员的活动,而且也包括利益集团谋求政党、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机构的支持的活动,以及通过传播媒介等谋求一般公众支持的活动。院外活动集团以美国最为典型。院外活动包括直接院外活动和间接院外活动。直接院外活动即利益集团或其代表一一院外活动分子,在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和个人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相对于直接院外活动,间接院外活动是指集团通过一定的中介,如选民和大众传媒来影响政治过程。

5. 国家主权

【答案】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具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自己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是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权力。

①对内的最高权力,是指国家对于所辖范围内的一切事务的政治统治权;

②对外的独立权力,是指国家自行决定和处理一切内外事务的权力,这种独立权力,是由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决定的。在国际社会生活中,国家主权主要体现为国家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二、简答题

6. 简述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主要区别。

【答案】国际政治是全球性的政治活动,它与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互利与合作、各个国家的政治动态有很大的关系,主要是指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过程的综合; 国内政治主要是指国家内部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主要是:

(1)在正常情况下,国内政治存在着一个公共权威,这一权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权威,形式上却具有公共性。在国内政治中,这一权威具有普遍性、最高性和强制性的基本特点。在国际政治生活中,却不存在这样的公共权威,国际政治也不像国内政治那样,完全按照一个统一的权力意志运行,而只能在各种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2)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第二方面显著区别在于,两者的利益构成和内容有所不同。就国内政治而言,其利益构成主要是阶级利益、阶层利益和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国内政治主要是建立在

这些纵横交错的利益关系网络基础上的。而在国际政治中,其利益构成了除各国统治阶级的利益之外,还包含各国的民族利益、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和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国际政治中,国家具有双重特性,它首先具有阶级特性,体现和实现着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又具有民族的特性。

(3)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在行为主体方面的不同,也是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国内政治是阶级、阶层、政府、政党以及政治团体活动的舞台,因此,其主体主要由这些力量构成。在这其中,阶级与特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联系在一起,因而是最稳定、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政治主体,而政府、政党等则是国内政治中最活跃的政治主体。而在国际政治中,尽管存在和活动着其他行为主体,但是,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国际政治主要是国家活动的场所。

7. 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原则。

【答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当宣布宗教是私人的事情”。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和政治是严格分离的,宗教是私人生活中的自我选择。

(2)不能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取消宗教。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用“左”的办法来对待宗教问题。认为这种“左”的做法不仅无助于同宗教的斗争,而且只会刺激信教群众的感情,加强他们的信仰。

(3)在国家中彻底实现宗教信仰自由。任何人都有充分自由信仰任何宗教,也有自由不承认任何宗教。在公民中间,完全不允许因为宗教信仰而产生权利不一样的现象。

(4)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无神论宣传。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保持自己世界观的纯洁性,还要逐步提高劳动群众对宗教的科学认识,逐步使劳动群众从宗教偏见中解放出来。为此必须进行无神论宣传,向群众说明宗教存在的根源。但是,无神论宣传要服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局,不能严重地伤害宗教界人士的情感和利益。

8. 简述国际政治的含义。

【答案】国际政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的总和。按照这一定义,国际政治的基本含义是:

(1)国际政治发生于国际社会的多个行为主体之间,这其中,它主要发生于国家这一行为主体之间,同时,它也发生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即国际社会中具有特定的利益、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能力和稳定的组织形态的实体,它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自身利益和利益要求;

②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行为能力,即具备参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交往、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并影响其他国际社会行为主体的能力;

③国际政治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组织形态;

④国家由此构成了最重要的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2)国际政治的本质内容是国际社会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政治关系,就其内容来看,这种政治关系是由三个层次的关系所构成的。

①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