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6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本原始积累

【答案】资本原始积累是指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与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之为“原始积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

2. 主观辩证法

【答案】主观辩证法作为概念辩证法,头脑中的辩证法,属于意识的范畴。同“客观辩证法”相对。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3. “两个必然”

【答案】“两个必然”指的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4. 意识

【答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2)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一一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己。”

(3)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二、简答题

5.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重大意义。

【答案】(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①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经历了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

②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

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①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_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可以认识的对象。

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主张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6.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答案】(1)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2)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①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

②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

(3)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4)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民主是具体的、历史的和不断发展着的。要实现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目标,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

总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而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7. 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答案】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许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具有以下影响:

(1)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一般来说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也加快,也就是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而剩余价值是由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产生的,这样,以年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数量即年剩余价值量就会增加。

(2)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预付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则一年中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

三、材料题

8.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由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力一向发展。”(《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答案】(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

②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

加上长期经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害,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

(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户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折而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