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教材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中心地位,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教材作为教学的要素之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也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指标,同时也可以对教材的正文部分起到教学补充的作用。
生物学教材作为课程实施内容之一,既是教师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完成育人任务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重要媒介和学习平台。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且推行了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使得生物学教材从结构到内容都得到改进、更新和补充。但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学教材仍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修订。
本论文拟通过对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板块和选修板块共六本书的课后习题和美国麦克劳希尔有限公司(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出版的高中主流理科教材《Biology· The Dynamics of Life》的中译本《生物·生命的动力》上册、中册和下册三本书课后习题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进而检验生物课程理念的落实情况;为我国生物学教材的编写和修订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使我国的生物学教材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材建设的发展提供建议。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对两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课后习题进行分析。对两版教材课后习题的习题类别、习题类型、习题数量、习题难度以及习题的特点五个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两个版本教材习题的设置提进行了探讨。通过研究发现得出以下结论:
中美两国教材习题类别都包括小节习题和章习题,美国教材较中国教材多设置了单元复习题。美国教材在习题类别上更加突出相关知识的整合。
中美两国习题类型都包括选择题、填图题、问答题和分析题等基础题型,在此基础之上中国教材特有的的习题类型包括填空题、匹配题、创作题和书海导航。美国教材特有习题类型包括群组式选择题、复习术语、生活中的生物学和开放式讨论四种。
美国教材小节习题、章习题数量均高于中国教材。两版教材基础性题目比例最大,分析题和问答题所占比例最高,中国教材对概念考察习题数量较多,但全部为填空、判断等题型。美国教材总体习题数量是中国教材的2倍以上。
论文选取中美两国教材重点章节习题进行了习题难度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美国教材课后习题在深度水平、广度水平、背景水平和累积难度方面都高于中国教材。
中美两国教材习题设置特点具有共性也有特性。习题共性包括:(1)注重对图表绘制能力的考察;(2)注重对分析评价能力的考察;(3)注重开发生物课程信息技术资源。中国教材习题特有特点包括:(1)注重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察;(2)注重对局部内容的考察;(3)尝试设置创新式习题。美国教材习题特点包括:(1)侧重对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考察;(2)突显对科学概念的考察;(3)注重知识的整合;(4)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5)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还指出了两版教材习题设置值得探讨之处。中国教材仍然有些习题偏向记忆导向;中国教材习题的插图质量有待改进;两国教材简答题题干缺乏情境性,两国教材在选择题题干陈述中都出现了否定式题干。上述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之中予以避免。
在论文的末尾,讨论了该比较研究对我国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复习题栏目的编写和改进给予的启示。主要包括:(1)适当增加习题科学导向性;(2)习题题干尽量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3)增加考察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习题;(4)适当增加相关知识整合习题;(5)改进习题中图表的质量。(6)习题题干陈述方式尽量使用肯定句句式。我国的生物学教育工作者也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1)注重建立知识结构;(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3)引导学生交流合作;(4)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论文的最后,讨论了关于教材习题研究的相关思考与展望。提出在本研究的基础上应进一步研究教材习题类型比例、习题量的适度问题以及不同层次习题所占的比例的问题等。希望对教材习题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希望本论文可以通过从理论层面的比较初步提出相应的教材编写建议,为一线的中学生物学教师提供一些借鉴,进而通过教育界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使中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课后习题更加科学合理,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促进生物科学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