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营养与食品卫生(医学高级)题库>流行病学题库

问题:

[单选] 在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

A . 疾病的职业分布差异与感染机会或暴露致病因子的机会不同有关
B . 暴露机会的多少又与劳动条件有关
C . 职业反映了劳动者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文化水平
D . 不同职业的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不同,在疾病的种类上也有不同的反映
E . 以上都是

某省1993~2002年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3.2/10万~3.7/10万,2003年该省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为3.4/10万,则该省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为() 流行。 小流行。 散发。 隐形流行。 大流行。 女孩,10岁,来自农村。1997年因发热10天,体温38~39℃,纳差,稀便每天3~4次来诊。体检:体温39℃,神志清,神萎,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2×109/L,中性粒细胞0.82,肥达反应O效价1∶160,H效价1∶160,肝功能ALT80U,尿胆原1∶20阳性,尿胆红素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 伤寒。 疟疾。 钩端螺旋体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病原菌不明的化脓性脑膜炎治疗首选() 第三代头孢菌素。 青霉素单用。 氯霉素+青霉素。 红霉素+氯霉素。 庆大霉素。 患者女,38岁,北京人,因“发热(体温39.5℃)伴畏寒、头痛、骨关节痛、恶心、呕吐3d,全身皮疹1d”于7月12日来诊。皮疹前曾自服退热药治疗。1周前去广州出差,居住地蚊子较多,有蚊虫叮咬史。查体: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散在斑丘疹。血常规:WBC2.5×109/L,E180×106/L,PLT56×109/L;尿常规:RBC2/HP,WBC3/HP;ALT300U/L。对诊断没有参考意义的流行病学史是() A.女性,38岁。 北京人。 去广州出差。 7月份发病。 蚊虫叮咬史。 患者成某,每日凌晨作泻,泻前脐腹隐痛,泻后痛止,饮食不振,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治宜选用() 四神丸。 痛泻要方。 补中益气汤。 参苓白术散。 真人养脏汤。 在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考虑()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