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所有制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与“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最基本问题紧密相联,涉及社会主义发 展方向,关乎劳动人民福社。经过50年探索,中国共产党已找到了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然而,探索之路弥坚且漫长。认真梳理 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过程,客观总结其宝贵历史经验,给新世 纪继续探索以资借鉴,正是写作本文的缘起。 近年来,有关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著述为数甚丰。总的来看,从 经济学、法学等领域进行科学论证的居多,从党史领域作深人探索者尚 少。而从党史领域展开的研究亦参差不齐,各有侧重:叙述我国社会主 义所有制变化的多,突出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有制进行全面探索的少; 着力研究改革开放后20年的多,细致梳理前30年的少,系统总结建国 50年的更少;述评三代领导人探索的某一侧面的多,勾勒党的领导集 体探索的整个历史轨迹,概括历史经验、历史特点的少。本人在研读大 量著述及文献的基础上,吸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请教数位专家,历时 年余,数易其稿,终成此文。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逻辑 相统一的方法,通过对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整个历史进程的 宏观透视,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才能找到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所有制。 全文共5万多字,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及其实践中 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未来社会将实行公有制的总原则。这是 后来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探索者继续前进的指南。列宁把马克思、恩格 斯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两种公有制形式 的理论。斯大林在苏联建立了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即全民所有制和 集体所有制,但却忽视生产力发展把它作为一种模式凝固化、教条化 了,形成了单一公有制的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共产党就是 在这样的理论前提和实践背景下开始社会主义所有制探索的。 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曲折历程和巨大成 就。党的探索历程曲折复杂,呈螺旋上升走势。具体表现为因果相联 的三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确立和社会主义所有制 结构多元化的初次探索(1949年10月—1957年);社会主义所有制 的变革、调整及其最终单一化、封闭化(1958年—1978年12);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1978年 12月-1997年9月)。曲折的探索孕育了巨大的成就:确立了公有 制的主体地位;深化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 化的理论;实现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由“对立论”,“补充论”向“构造 论”的转变;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这是本 文的核心。党在50年艰苦卓绝的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第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前提和动力。党对社 会主义所有制的探索,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指 导下破除基于某种空想原则的所有制教条和主观偏见的束缚,从不断 变化的基本国情出发,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这是在解 放思想的旗帜下实事求是的过程,是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 想的过程。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理论和实践上每一步前进都是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程度直接决定着党 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深广度及其绩效。第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 位是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根本原则。这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 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旨。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要回到“一大二公”的空想状态,而是要 在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中体现自己的主体作用,显示自 身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 性的特点。试图过急、过快地消灭非公有制经济只能破坏生产力发展, 影响人民生话水平的提高。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并不否定和削弱公 有制的主体地位,相反它的发展优化了社会主界所有制结构,更加凸现 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第四,社会主 义所有制探索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选择、变革和评价一种 所有制结构和形式是否合理,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为标准, 而要看它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的程 度,是否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从我国的实践经验看,我国社会主义公 有制建立的特殊性使得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更加急迫。废弃 “一大二公”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党找到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关键因素。第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 义所有制探索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这是由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 所有制探索的重要性、复杂性、系统性以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 要求所决定的。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探索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党 在探索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及时制定方针、政策,指出其发展的历史 趋势和正确方向。离开了党的领导,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就不可能取 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第四部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特点和重大意 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国情决定了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鲜明 特色。这一探索,从其内在本质看,是制度和观念的双重变迁过程;从 其结构趋向看,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其价值目标看,是从片面注重公 平原则转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其领导方法看,是从以搞群众运动 为主转变为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党对社会主 义所有制的成功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 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