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935市场营销之市场营销学教程(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企业通过互联网展开营销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企业通过互联网展开营销常用的方式有以下4种:

(1)发布电子广告,传递市场信息;

(2)建立电子商场,将经营的商品以多媒体信息的方式,通过互联网供全球顾客浏览、选购;

(3)开展市场调研,一方面根据顾客反馈信息犷解顾客的需求及购物规律,据以调整商品结构和销售方向; 另一方面可以免费索取对营销活动非常有用的信息与商情动态;

(4)开展网络服务。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为用户服务,将各种技术资源放在网络卜,用户的难题可以很快从网络中获得解决,或是请厂家技术人员做出准确的回答。

二、论述题

2. 企业怎样选择目标市场?

【答案】目标市场是企业打算进入的细分市场,或打算满足的具有某一需求的客户群体。企业选择目标5种市场覆盖模式。

(1)市场集中化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目标市场模式。企业选取一个细分市场,具有某一需求的顾客群体。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生产一种产品,供应单一的顾客群,进行集中营销。选择市场集中化模式一般基于以下考虑:企业具备在该细分市场从事专业化经营或取得目标利益的优势条件; 限于资金、能力,只能经营一个细分市场; 该细分市场中没有竞争对手; 准备以此为出发点,取得成功后向更多的细分市场扩展。

(2)产品专业化

产品专业化是指企业集中生产一种产品,并向各类顾客销售这种产品。产品专业化模式的优点是企业专注于某一种或一类产品的生产,有利于形成和发展生产及技术上的优势,在该领域树立形象。其局限性是当该领域被一种全新的技术与产品所代替时,产品销售量有大幅度下降的危险。

(3)市场专业化

市场专业化是指企业专门经营满足某一顾客群体需要的各种产品。市场专业化经营的产品类型众多,能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但由于集中于某一类顾客,当这类顾客的需求下降时,企业也会遇到收益下降的风险。

(4)选择专业化

选择专业化是企业选取若干个具有良好的盈利潜力和结构吸引力,且符合企业目标和资源的

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其中每个细分市场与其他细分市场之间较少联系。其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即使某个细分市场盈利情况不佳,仍可在其他细分市场取得盈利。采用选择专业化模式的企业应具有较强资源和营销实力。

(5)市场全面化

市场全面化是指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去满足各种顾客群体的需要。一般来说,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在一定阶段会选用这种模式,以求收到良好效果。

3. 什么是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国内市场营销的区别有哪些?

【答案】(1)国际市场营销的含义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跨越国界,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市场的营销行为和过程。换言之,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一国的企业跨越了本国国界,以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定价、分销、促销活动,通过主动交换以满足需求、获取利润的行为和过程。

(2)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区别

①复杂性。各国由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法律和技术经济环境不同,使国际市场营销的复杂性远远大于国内不同地区的市场营销。

②风险性。由于国际市场营销是进行跨国界的交易活动,对很多情况不易把握,其产生的风险如信用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政治风险、商业风险等要远远大于国内市场营销。

③激烈性。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都是各国实力强大的企业,参与的国际竞争比之国内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

(3)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区别

①角度不同。国际贸易从跨国界交易活动的总体上来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国际市场营销则站在企业的角度,从微观上研究企业跨国界的商品交换与投资问题。

②范围不同。国际贸易涉及的是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或商品交易的问题,而国际市场营销涉及的是跨国界的商品交换与投资的具体策略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

③流向不同。国际贸易涉及商品交易的两个方面,即涉及本国产品向外国的销售和本国购买外国的产品这-卖一买的两个方面,涉及两个流向的商品交易。而国际市场营销涉及的一般是本国产品如何向国际市场销售这一单一流向的交易,还涉及企业在境外生产的产品如何向国际市场销售的问题。

④对象不同。国际贸易的对象是外国厂商或政府,一般不涉及最终购买者; 国际市场营销的对象可以是外国的政府、厂商或最终消费者。

三、案例分析题

4. 移动电话市场规模预测

【案例思考】

[1].企业对潜在市场进行研究和市场规模预测,研究人员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需要掌握哪些专门的预测技术?

[2].上例中,如果2004年该省人日总数约为4200万,那么2005年该省潜在移动电话市场规模(比例)为多少?

【答案】[1].科学的营销决策不仅要以市场营销调研为出发点,而且要以市场需求预测为依据。市场需求预测是在营销调研的基础卜,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未来一定时期的市场需求量及影响需求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的规律,为营销管理人员提供未来市场需求的预测性信息,并将其作为营销决策的依据。

研究人员需要掌握有关如何预测市场潜量以及如何开展市场调研的有关知识,以便更好的对潜在市场进行研究和市场规模预测。另外研究人员还需要掌握一些专门的预测技术,主要包括:

(1)购买者意向调查法

即通过直接询问购买者的购买意向和意见,据以判断销售量。如果购买者的购买意向是明确清晰的,这种意向会转化为购买行为,并且愿意向调查者透露,这种预测法特别有效。但是,潜在购买者数量很多,难以逐个调查,故此法多用于下业用品和耐用消费品。同时,购买者意向会随着时间转移,故适宜做短期预测。调查购买者意向的具体方法比较多,如直接访问、电话调查、邮寄调查、组织消费者座谈会等。

(2)综合销售人员意见法

即通过听取销售人员的意见预测市场需求。由于销售人员中没有受过预测技术教育的居多,往往因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对经济形势和企业营销总体规划不够了解,可能存在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估计。但在销售人员较多时,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值可互相抵消,从而使预测结果趋向合理。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比较简捷,无须复杂的计算; 缺点是容易受个人认识水平等主观因素影响。

(3)专家意见法

根据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以求得预测值,其具体形式有三种:一是小组讨论法; 二是单独预测集中法; 三是德尔菲法。

(4)市场试验法

在新产品投放市场或老产品开辟新市场、启用新分销渠道时,选择较小范围的市场推出产品,观察消费者反应,预测销售量。山于时间长、费用大,因而多用于投资大、风险高和有新奇特色产品的预测。

(5)时间序列分析法

将某种经济统计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成序列,再将此序列数值的变化加以延伸,进行推算,用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其主要特点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研究和预测市场需求趋势,借以排除外界因素影响。采用此法首先要找出影响变化趋势的因素,再运用其因果关系进行预测。

(6)直线趋势法

运用最小平方法,以直线斜率表示增长趋势的外推预测方法。其公式为:Y=a+bX

其中,a 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b 为直线斜率,反映年平均增长率; Y 为销售预测趋势值; X 为时间。

(7)统计需求分析法任何产品的销售都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统计需求分析是运用一整套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