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615政治学基础一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学

【答案】政治学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政治本质上是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就是研究这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关于政治学的这一定义表明:

①政治学以政治关系作为研究对象;

②政治学以探求政治关系的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目标和仟务;

③政治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人们以客观政治关系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其研究的科学成果和结论必定对于人们认识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起巨大的指导作用。

2. 公民

【答案】所谓公民,即享有人身独立、自由的权利和义务主体。它与传统社会中作为少数统治者意志的消极服从者的臣民有着本质的区别,公民与臣民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在政治决策过程中,公民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积极参与者,公民对自己所在的政治共同体保持着最基本的心理认同。

3. 国家元首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它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国家元首的职权主要是:公布法律; 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等等。

4. 权力

【答案】权力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制度化的支配性社会关系。权力具有支配性、强制性的特征,是实现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权力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第二,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在权力关系中总是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在被支配的地位。第三,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

5. 市民社会

【答案】“市民社会”一词具有古典含义和近代意义。古典含义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建立了国家的“文明社会”,相对于野蛮部落而言,近代含义则是指国家控制之外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于

国家而言。政治学中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独立于国家权力控制的自主社会领域。

6. 政府公共物品

【答案】“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公共物品不具有明晰的产权,也不具有消费排他性,任何人都可以享有它的利益。除了“消费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两个基本属性以外,公共物品通常还具有规模效益特别大、积极的外部性、初始投资量巨大等一些特征。典型的市场行为主体一般不愿意向社会提供者物品,而这些物品又往往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要求政府承担起公共物品的供给责任。

7. 政府机构

【答案】政府机构在广义上指中央和地方的全部立法、行政、司法和官僚机关。狭义的政府机构仅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官僚机关。政府或国家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或称立法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武装力量,主要指军队。

8. 民主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可定义为在特定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9.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1)政治心理的特征:

①社会性。人处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人是社会的人,人们的政治心理也必然具有社会性色彩。团体政治心理是它的突出表现。

②阶级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政治心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③时代性。政治心理对时代精神有着强烈的反馈作用,能对时代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④区域性。位于不同区域的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人民各有其独特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方式。此外政治心理还有波动性、顽强性、潜在性等特征。

(2)政治心理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可表现为:

①它是政治变革的动因之一;

②它是政治力量的组合与分化的重要原因;

③它是制定政纲政策的基本根据之一;

④它是产生政治行为的前提条件。

10.寡头统治铁律

【答案】由精英主义代表人物米歇尔斯提出来的。米歇尔斯通过对社会民主党的考察发现,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社会民主党不得不将自己组织起来,而一旦形成了组织,要让组织发挥最大的功效,就需要坚强的领导。一旦这些领导占据了高位,就倾向于将自己的权势看作是永久的,死死抱住权力不放,从而变成寡头统治。

11.政治体系

【答案】政治体系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制度的体现,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①社会政治组织,它是人们通过或试图通过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权利而按照一定原则和规则结成的集合体。

②政治制度,它是政治权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为实现社会政治的有序运行而对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和活动方式所作的法定规约。

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社会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部分包括:国家及其政治制度、政党及政党制度、政治社团及其运行规则。

12.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就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社会内政治取向模式的学习、传播、继承的过程。从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看,首先,在个体层面,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特有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其次,在社会层面,政治社会化是特定政治文化传播和延续的过程。

二、简答题

1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形式是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最初萌发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得到不断发展。自从1954年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以来,我国的宪法一直确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政体的特点主要是: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3)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人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14.国家机构的构成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完成政治权力的. 职能而按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