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铝合金用高效Al-Ti-C系晶粒细化剂研究

关键词:Al-Ti-C基晶粒细化剂;晶粒细化;细化机理;Al-Si铸造合金

  摘要


对于铝和铝合金来讲,晶粒尺寸的大小可以表征铸态组织的好坏,细小均匀的等轴晶组织是最佳的铸态组织。向铝及铝合金中添加晶粒细化剂,对其进行微细化处理,可以获得组织均匀,表面光洁度好的铸件产品,大大提高了铝制产品的使用价值。

在众多的晶粒细化方法中,目前工业上最常用的铝及铝合金晶粒细化剂是Al-Ti-B晶粒细化剂,该细化剂中的TiB2粒子很容易产生聚集沉淀现象,熔体中的盐类极易与TiB2粒子结合形成夹杂降低细化效果。此外,当微量的Zr、Mn、Cr等溶质元素存在于铝液中时,TiB2粒子易被毒化,Al-Ti-B晶粒细化剂的细化效果变差,合金的晶粒尺寸变大。对Al-Ti-C细化剂的研究发现,其能够弥补Al-Ti-B细化剂上述诸多缺点。由于碳与铝熔体极差的润湿性,导致普通方法生成TiC颗粒数量少,造成生产难题,限制了Al-Ti-C的应用。

本文采用熔铸-原位反应法制备Al-Ti-C-RE中间合金,通过该细化剂对纯铝的细化效果的测定,分析探讨其细化能力及合成机制。通过金相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对Al-Ti-C-RE晶粒细化剂的微观组织和细化机制进行了分析。

本文还研究了向Al-7Si-0.6Mg(A357)铸造铝合金中添加晶粒细化剂,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细化后的Al-Si系合金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并通过Instron8801-50kN材料试验机对细化后的Al-Si系合金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晶粒细化剂的合金显微组织中的Si相由粗针状或片状变为细小的纤维状,α-Al晶粒数量明显增多,且显著细化,综合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此外,本文还以Al、TiC、K2TiF6和KBF4混合粉末为原料,采用机械球磨、热压烧结制备Al-Ti-C-B中间合金,然后对比熔炼法制备以及机械合金化制备的两种Al-Ti-C-B中间合金随时间的增加,对纯铝细化效果的抗衰退情况,并对Al-Ti-C-B中间合金细化机制进行了探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