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一般每穴注射() 0.1ml。 0.3~0.5ml。 0.5~l.0ml。 1.0~2.0ml。 2.0~5.0ml。
患者女,65岁,因“腹痛1个月”来诊。查体: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左颈部及左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直径均超过2cm。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50mm/1h,乳酸脱氢酶260U/L;骨髓检查:原始淋巴细胞0.04。CT:双肾上腺巨大肿物,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余未见异常。根据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该患者应属于() 低危组。 中危组。 中高危组。 高危组。 中低危组。
不适合用穴位注射法的是() 哮喘。 胃痛。 腹泻。 面神经麻痹。 心肌梗死。
患者男性,39岁,已婚,因“头痛伴进行性视力下降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慢性头痛,有恶心,不伴呕吐,间断发热。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且持续发热,颅脑CT未显示颅内和鞍区占位,但显示脑室变狭小,颅脑X线片显示指压痕。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瞳孔等大同圆,光反射(+),双眼底水肿,神经病理征(-)。既往史:无外伤,无结核等慢性疾病史,无不洁性交史。无家族性疾病史。
提示:腰椎穿刺脑脊液培养确定新型隐球菌生长,药物敏感试验示对氟康唑、伊曲康唑、5-Fu和卡泊芬净等敏感;培养未发现厌氧菌及其他微生物,抗酸染色阴性,颅内压增高达900mmHg(1mmHg=0.133kPa),白细胞数80×109/L,蛋白含量0.45g/L(升高),葡萄糖含量2.5mmol/L(下降);血常规:白细胞数8.7×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73(略升高)。结合该病例,叙述正确的有()。 氟康唑规范治疗。 对症脱水治疗以降低颅内压。 间断腰椎穿刺,检测压力的同时释放脑脊液并降低颅内压。 适当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感染。 开颅去骨瓣。 支持治疗,营养神经。
分离新生隐球菌的选择性培养基是() 血琼脂培养基。 沙氏培养基。 罗氏培养基。 SS琼脂培养基。 左旋多巴.枸橼酸铁和咖啡酸培养基。
患者女,65岁,因“腹痛1个月”来诊。查体: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左颈部及左锁骨上可触及肿大淋巴结,直径均超过2cm。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50mm/1h,乳酸脱氢酶260U/L;骨髓检查:原始淋巴细胞0.04。CT:双肾上腺巨大肿物,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余未见异常。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