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727细胞生物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翻译
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转变为多肽链中氨
【答案】是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合成过程,即由基酸顺序的过程。 2. 原初反应
【答案】原初反应是指聚光色素分子吸收光量子传到反应中心进行光化学反应的物理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3. 核孔运输。
【答案】核孔运输
是指胞质溶胶中合成的蛋白质穿过细胞核内外
膜形成的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过程。核孔运输又称为门运输,核孔是如同一扇可开启的大门,而且是具有选择性的门,能够主动运输特殊的生物大分子。
4. 成纤维细胞
【答案】成纤维细胞是构成纤维性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细胞特点是:外形长而扁平,常有不规则的突起;细胞质内含有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微脂肪粒等、其他无特殊的分化;细胞核呈椭圆形,有明显的核仁,细胞核染色性差。成纤维细胞常与胶原纤维紧密相连,因与胶原纤维的形成有关故称为成纤维细胞。
5. 化学渗透假说
【答案】化学渗透学说是由英国生物化学家
于1961年提出的用来解释氧化磷酸化
这一学说具有大量
偶联机制的假说。该学说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为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合成了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
6. 类病毒(viroid )。
7. 分子开关
【答案】分子开关是指通过激活机制或失活机制精确控制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级联反应的蛋白质分子,可分为两类:一类分子开关蛋白的活性由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控制,蛋白激酶使之磷酸化而开放,蛋白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而关闭,许多由可逆磷酸化控制的开关蛋白是蛋白激酶
第 2 页,共 27 页
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
磷酸化的关系。
【答案】类病毒是指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RNA 构成的类似病毒的简单生命体。
本身;另一类分子开关蛋白是GTP 结合蛋白,结合GTP 而活化,结合GDP 而失活。
8. 共翻译转移
【答案】共翻译转移是指蛋白质合成在游离核糖体上起始后,由信号肽引导转移至糙面内质网,然后新生肽边合成边转入糙面内质网中,在糙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经加工包装转移至指定位置的肽链转移机制。
9. telomerase
【答案】telomerase 的中文名称是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 模板组成的酶,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以物种专一的内在的RNA 为模板,把合成的端粒重复序列加到真核细胞染色体的3' 端。端粒在不同物种细胞中对于保持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活,从而增强体外细胞性有重要作用,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缩短的端粒其细胞复制能力受限)的增殖能力。
10.带3蛋白
【答案】带3蛋白与血型糖蛋白一样都是红细胞的膜蛋白,因其在PAGE 电泳分部时位于第三条带而得名。带3蛋白在红细胞膜中含量很高,约为红细胞膜蛋白的25%。由于带3蛋白具有阴离子转运功能,所以带3蛋白又被称为“阴离子通道”。带3蛋白是由两个相同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每条亚基含929个氨基酸。它是一种糖蛋白,在质膜中穿越12—14次,因此,它是多次跨膜蛋白。
11.基因敲除
【答案】基因敲除是指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使目的基因功能丧失的人工定向突变技术。多用于各种遗传疾病的研宄,如研究特定基因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研究发育调控的基因作用和确定信号通路分子的上下游关系等。
12.纺锤体
【答案】
纺锤体
是指减数和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质中出现的纺锤形结构,由能收缩
的微管和微丝纵向成束排列而成。
二、简答题
13.什么是原癌基因?为什么突变后会导致细胞癌变?
【答案】(1)原癌基因的定义
原癌基因又称细胞癌基因,是指在正常细胞基因组中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起主要调控作用的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
(2)原癌基因突变后导致细胞致癌的原因
①原癌基因的编码区发生突变,改变了原有的基因结构,致使编码产物的性质发生变化,使
第 3 页,共 27 页
其不再具有正常的活性。
②原癌基因的调节区发生突变,从而改变了结构基因表达方式,可能大大増加表达量。 ③通过染色体重排,使不在一起的基因序列同原癌基因排列在一起,可能会合成新的蛋白或融合蛋白,改变原有基因的自然活性。
上述中任何一种突变,都有可能使细胞失去正常的分裂控制,从而向恶性方向转变即发生癌变。
14.染色体骨架与核基质有何不同?
【答案】染色体骨架是一个密集、纤维状的染色体支架结构。当蛋白质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中抽提出来后就只剩下骨架了,大的环形
还连在骨架上。核基质是与核被膜的内部相连的一
个纤维状网络结构。它是间期核抽提除去蛋白质后得到的。因此,核骨架出现于分裂期的细胞, 而核基质出现于分裂间期的细胞。这两种结构具有一些共同的蛋白质,但也有各自独特的蛋白质。
15.简要概述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及其应用。
【答案】细胞组分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超速离心技术可用于细胞组分的分离与纯化;
(2)成分分析与细胞结构观察的结合产生了细胞化学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电镜技术、原位杂交技术等;
(3)核素标记技术结合放射自显影可以研究多种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的动态变化。
16.内质网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1)协助蛋白质合成; (2)蛋白质的修饰与加工; (3)新生肽的折叠与组装; (4)脂质的合成; (5)其他功能:
类固醇激素的合成;
肝的解毒作用;
储存钙离子。
17.比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有何差别?
【答案】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不仅结构有所差别,载体蛋白也有所不同。 (1)动物细胞质膜上有过对
并通过对
的运输建立细胞的电化学梯度;
代之的是
酶,并通泵在周围环境
(2
)在植物细胞(包括细菌细胞)的质膜中没有中创建了酸性pH , 然后通过酸性。
第 4 页,共 27 页
的运输建立细胞的电化学梯度,使细胞外的浓度比细胞内高;与此同时
质子梯度驱动的同向运输,将糖和氨基酸等输入植物的细胞内。在
酶,它们作用都一样,保持这些细胞器的
动物细胞溶酶体膜和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都有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