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重症医学(医学高级)题库>重症医学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哪三期

A . 高凝期
B . 消耗性低凝期
C .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D . 缓解期

关于百草枯中毒临床特点,哪些是正确的 常引起多脏器功能损伤 。 早期常引起肺水肿、肺出血等为特征的肺损伤 。 可进行性发展为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 。 吞服百草枯的量少于20mg/kg时,可无症状表现。。 肾调节酸碱平衡的机制为 Na+-H+交换,排H+ 。 HCO3-重吸收 。 产生NH3与H+结合成NH4排出 。 尿的酸化,排H+。 男性,41岁,1周来反复呕血3次,每日黑便3至5次,下列那些能判断上消化道继续出血 血压、脉搏输血后恢复正常又恶化 。 红细胞、血红蛋白继续下降 。 由鲜红色血便变成黑便 。 血尿素氮持续升高 。 中心静脉压不稳定。 影响危重病人氧供的三个主要因素有 心输出量 。 动脉血氧饱和度 。 体温 。 血红蛋白水平。 乐果和马拉硫磷口服中毒后出现“反跳”的原因主要是 残留农药的重新吸收 。 解毒药停用过早 。 药效开始显现 。 肝脏的首过效应。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哪三期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