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台独”与两岸关系

关键词:“台独”,民进党,李登辉,两岸关系,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摘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在20世纪中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被分隔开来,这是中华民族的不幸,也是我们国家的悲剧。自邓小平同时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国策之后,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两岸长期隔绝的兼并也已打破,人员交流与日俱增,民间的经济、文化、体育、科技等交流从无到有,呈方兴未艾之势。然而,就在海峡两岸关系朝良性互动方向发展的主旋律中,有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在岛内奏响,这就是“台独”。有那么一小撮“台独”分子在国外敌对势力的卵翼下,藉国际格局和岛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之机蠢蠢欲动,兴风作浪,肆无忌惮地进行分裂祖国、分裂中华民族的活动。1991年10月,民进党公然将台独条款写进党纲,明目张胆的要求建立“台湾共和国”。更有甚者,1995年12月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彭明敏扬言,要是他当选“总统”,就立即宣布“台湾独立”,气焰十分嚣张。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以李登辉为首的国民党台湾当局,为谋求台湾的“独立政治实体地位”,不惜声称中国国民党是外来政权,是侵略者,公开大搞“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因此研究探讨《台湾与两岸关系》这一课题,既有助于我们认清和了解“台独”的本质及其对两岸关系产生的影响,批驳其谬论,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的贯彻实施“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对促进海峡两岸关系朝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早日实现“三通”“四流”,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实惠主义理论为指导,在对台湾岛内“台独”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后,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对“台独”的过去、现在及将来进行了全面地剖析,意在提醒国人认识到“台独”所产生的巨大的危害和破坏,以新的事业和角度探讨“台湾问题”,增强忧患意识以及关于祖国统一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自缢的贡献。   全文共分六部分约4万字,其基本内容简介如下:   第一部分,“台独”的产生、发展及其原因。该部分论述了“台独”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说明了“台独”的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国际、岛内因素和海峡两岸的长期分裂所造成的,阐述了“台独”的本质是在外部敌对势力的卵翼下,意建立所谓“台湾共和国”为其根本目的的政治诉求,从而达到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企图。   第二部分,“台独”的代表------民进党及其政治主张。研究和考察“台独”问题不能不研究民进党,民进党是台独的集大成者进行拥有30%的民意基础,在诸如“宪政体制改革”、“两岸关系”、“郊外政策”等方面,民进党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台独”主张。1991年。民进党公然把建立所谓的“台湾共和国”写进了党纲,成为彻头彻尾的“台独党”。此外,该部分还探讨了民进党政治主张的特点及影响其决策的内外因素。   第三部分,“独台”与“台独”之异同。“独台”是相对于“台独”而言,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并无实质差别。“独台”是国民党当局自90年代以来所导演的一自身为主体的政治运动,它公开制造“两个中国”,维护“中华民国在台湾”的现有地位,实现其返共拒统,偏安一隅的目的。“独台”与“台独”在宪政、两岸关系、外交政策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毋庸讳言,二者之间在诸如“”国家认同、主权问题、民族认同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最主要的分歧是要不要“中华民国”的国号问题。作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差异直选示性的,无关宏旨的,相同之处及台湾独立与大陆之外则是其共同的追求目标,二者又日局合流的趋势。   第四部分,“台独”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台独”的泛滥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影响是严重的和破坏性的,其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是不可低估的,不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台独”不仅是外国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工具,而且也是台湾社会动乱的根源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中国的主要障碍。   第五部分,我们的主张及未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独立”是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的,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行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这是我们党和政府认为呈现下列趋势:两岸交流日趋扩大,三通实现在即:外国势力干涉的负面作用进一步扩大,“台独”“独台”日趋合流,这不仅增加了我们和平统一的难度,也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第六部分,结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我们既寄希望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与台湾人民。但最重要的是大陆的强大,一个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是祖国和平统一最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