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转型期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迁与政治发展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政治发展,政治结构,社会公正,城乡统筹

  摘要


城乡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尤为突出和明显,具有自身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进一步发展演变并固定化为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人为地造成了城乡的分割与对立,这种制度性、政治化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当时高度集中的、全能主义的政治结构基本适应;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这一激烈动荡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使城乡二元分割固定化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开始走向松动或瓦解,加之公民利益意识觉醒与阶层分化,城乡对立、隔绝的状态开始发生变化,这一范围巨大的社会结构变迁不可避免地推动并影响着我国的政治发展进程。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对建国以来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政治发展的状况作了简要描述,主要就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构建和谐城乡,促进政治发展的基本思路。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内容与逻辑如下:
第一章 导论。首先对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结构理论进行了简要回顾,这是研究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理论基础。其次对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研究历程及成果作了分阶段梳理。
第二章 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当代中国政治。主要是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政治发展的一般情况及两者间的关系的总论述,就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特点、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结构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详细阐述。文章认为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二元结构,有着二元经济和二元社会结构叠加、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政治化制度化等特点;且这种城乡政治化制度化的二元社会结构是与当时全能主义的、高度集中的、单一的政治结构相适应的,城乡关系完全被政治化。
第三章社会转型期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发展变迁与第四章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发展变迁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并列的两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分别阐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迁历程及在这一社会背景与变迁过程中我国政治发展的相应调适与发展。重点在第四章,从正反两个方面即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政治发展的推动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对政治发展的新要求与挑战来论述。
第五章 消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构建和谐城乡的政治意蕴。这是本文的结语部分,提出了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构建和谐城乡,促进政治发展目标实现的基本思路。
文章中有以下新认识:①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与西方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相比较有自身的特点,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改革开放前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制度化、人为化和政治化,这是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状况及国情分不开的。②中国目前存在的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解,离不开城乡的和谐发展。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政治文明建设,都应置于这一大的社会结构背景下来进行,只有城乡的平衡、协调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才得以可能。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新认识和各种举措以及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对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视都将推动我国在社会公正、城乡和谐、政治稳定基础上的经济社会政治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