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SiC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损伤分析

关键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特性;有限元;体积分数

  摘要

SiCp/Al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磨性好、抗疲劳性好,低热膨胀系数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国内目前只作为功能材料应用在电子封装等少数领域,结构上应用极少,主要是因为对其力学性能了解的比较少,因此对该材料的力学特性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力学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制备的高体积分数(55%)无压熔体浸渗SiCp/Al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压缩、三点弯曲、剪切和疲劳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一. 试验发现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没有明显的线弹性和屈服阶段。在一定应力水平下卸载路径为线弹性段,再次加载时与前次卸载路径基本重合,成为一种伪线弹性段,性能较为稳定,不超过该应力水平时可在其上进行多次反复加卸载,不会改变该伪线弹性段的弹性模量。当应力水平超过前次时, 曲线产生拐点, 又开始非线性上升, 该特性类似于塑性材料的形变强化,可以称之为伪塑性。拉伸强度试验表明,在低于强度极限下的较高应力水平下的反复卸载-加载过程,基本不影响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结合试验现象和断口分析,认为在受到外载荷下,材料内部分布不均匀的铝基体产生渐进式的局部微屈服,从而导致了伪线弹性和伪塑性现象的产生。对于拉伸所产生的残余应变大于压缩所产生的残余应变的试验现象,通过对材料细观金相组织进行观察,发现SiCp/Al复合材料内部存在大量的微缺陷,结合熔体浸渗工艺能导致热残余应变的特点,认为是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二. 在连续介质细观力学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三维梭形增强体有限元模型。模型分为单胞模型和组合单胞模型,既可以单胞研究,也可以组合研究。通过对弹性模量的试算证明模型准确有效,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65%以下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拉伸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基体屈服是导致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破坏的主要原因。可以用来解释反复卸载-加载过程不影响其拉伸强度的试验现象。三. 对典型微缺陷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发现孔洞和界面脱粘都能使材料的承载能力降低,其中界面脱粘的影响更大。微缺陷的相对位置也对材料性能有较大影响,孔洞和界面脱粘靠近时,比两者远离时的影响更大。界面脱粘的比例越大,则材料切线模量下降也越多,认为材料切线模量递减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内部界面脱粘比例增大有关。本论文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真实模拟SiCp/Al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结果对其材料设计、工艺改进及其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