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313历史学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国科学院

【答案】中国科学院是指建国后成立的自然科学综合研究中心。1949年11月1日,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担任院长。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高的学术领导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本的科学理论问题和国家建设中的关键性、

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问题等。中国科学院的建立为我国科学事业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一二·九运动

【答案】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Iz 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3. 抗美援朝

【答案】抗美援朝是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军的战争。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派军队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无视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我国边境。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到达朝鲜前

,线,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7月27曰,美国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4. 制宪国大

【答案】制宪国民大会是中国为了完成制定《中华民国宪法》而召开的会议,会议举行时间地点为1946年的南京国民大会堂。全面内战爆发后,蒋介石为取得美国援助并尽快为其反动统治披上“民主”外衣,便加紧了“制宪”步伐。制宪国民大会代表由民选和遴选方式产生,其主要参与政党为中国国民党,青年党和民社党。因此次国大的任务是制定宪法,故称为“制宪国大”。1946年12月25日,通过了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该宪法实际上是“五五宪章”的翻版,它是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蒋介石专制独裁统治的国家制度。国民党召开的国大和通过的宪法遭到了共产党、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使得这次大会的地位和对这次大会的评价在后来的政治格局下争议较大。此次国大的召开,不但未能巩固国民党的专政,反而使其更加孤立。

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讲话》针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并反过来影响政治的观点和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阐述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源泉、文艺的批评标准以,及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问题,系统地回答了当时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讲话》对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以后的革命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国联调查团

【答案】国联调查团是1932年1月21日国际联盟为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而成立的组织。团长为英国人李顿,又称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2月来华,10月公布调查报告书。这个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真相,但宣称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以武力侵犯中国边境,而是为了对付赤色危险; 主张在中国东北实行高度自治,承认日本的特殊利益。

7.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答案】1935年4月,蒋介石发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的报告,宣布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作用不仅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加了国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它是一场较为全面、较为彻底的经济建设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有着深远影响,符合中华民族利益和人民愿望。

8. 商会组织

【答案】商会组织是在旧式商业、手工业行会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出现于清末。辛亥革命前,商会在中国社会上己有很大的势力,北京政府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其组织遍布全国各地。1912年,在几个大城市商务总会的倡导下,在北京成立了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并建立了常设机构,1914年3月,又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商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府期间,这个组织召开了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不仅进行商务活动,而且参加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社会活动。

9. 曹锟贿选

【答案】曹锟贿选是指1923年曹锟以巨额贿赂国会议员的历史事件。曹锟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随军去朝鲜,战后投靠袁世凯。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与吴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逼总统徐世昌下台,抬黎元洪继任总统。1923年黎元洪下台后,曹锟急于当总统,但当时议员大部分离京南下,总统“选举”无法进行。曹锟派人设立俱乐部,以40万元收买国会议长,并以五千到一万元不等的价格收买国会议员,调动军警包围会场,迫使议员选举他为大总统。曹锟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同时公布仓促炮制的《中华民国宪法》。直系独霸北京

,那届国会被称政权,民主丧失殆尽。曹锟贿选遭到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对,时人称之“贿选总统”

,议员被称为“猪仔议员”为“猪仔国会”。

10.皖南事变

【答案】皖南事变是指发生于民国30年(1941年)1月4日~1月14日,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中,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在皖南事变中,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被俘或牺牲; 叶挺与国军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其副官刘厚总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的题词。

11.国民党一大

【答案】国民党一大是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国民党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大会宣言以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基础,确认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国民党,标志着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使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政治方向; 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12.善后大借款

【答案】善后大借款是1913年袁世凯为镇压革命派而向外国银行团进行的借款。1913年4月,袁世凯为消灭国民党在南方各省的革命势力,以办理“善后”为名,未经国会同意,以盐税、关税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四省中央税款为担保,先后与英、法、德、日、俄五国银行团签

,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 订《善后借款合同》

二、论述题

13.简要分析文化大革命的起因。

【答案】(1)文革是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特征的“左”倾错误理论和错误实践恶性循环的产物。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阶段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是他发动文革的理论依据或指导思想。这一理论是从1957年以后逐步形成的:

196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①第一步,毛泽东轻率地改变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

重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从政治思想上划分阶级,以及进行所谓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上的社会革命的观点。

②第二步,1959年庐山会议后,把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引入党内,使党内斗争进一步复杂化。 ③第三步,1962年八届十中全会后,把社会主义阶级斗争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纲,号召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④第四步,1965年后,提出阶级斗争重点对象是党内走资派,并认为中央有出修正主义的危险,把注意力放在提防党和国家的领导层搞修正主义的问题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