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海洋大学F22生物学综合知识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稳态。

【答案】稳态是指生物通过许多调节机制,保持内部条件相对恒定的状况。也称内稳态。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是反馈。

2. 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

从广义上讲,光合作用是光养生物利用光能把

3. 长日植物。 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答案】长日植物是指在24h 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延长光照或在暗期短期照光可促进或提早开花,相反,如延长黑暗则推迟开花或不能成花。典型的长日照植物有天仙子、小麦等。

4. 光系统。

【答案】光系统是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和光合作用的原初电子受体组成的复合物。

5. 质粒。

【答案】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能自我复制的小型双链环状DNA 分子。

6. 春化作用。

【答案】一些植物必须经历一定的低温,才能形成花原基,进行花芽分化。春化作用是指低温诱导花原基形成的作用。

7. 单克隆抗体。

【答案】单克隆抗体是指由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针对复合抗原分子上某一单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8. 干细胞。

【答案】在一般情况下,特别对高等动物而言,随着胚胎发育,细胞逐渐丧失了发育为个体的能力,干细胞是指仅有的依然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类型和构建组织与器官能力的少数细胞。

二、简答题

9. 根系有哪些类型?

【答案】根系主要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

(1)直根系:大多数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主根继续生长,明显而发达。由主根及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称为直根系。如:棉花。

(2)须根系: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主根在生长一个短时期后,即停止生长而枯萎,并由茎基部节上产生大量不定根,这些不定根也能继续发育,形成分枝,整个根系形如须状,故称须根系。如:小麦、水稻、玉米。

10.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和DNA 重组的关系如何?

【答案】(1)基因工程的定义

基因工程又称为基因操作、重组DNA 技术或分子克隆,是指将生物的某个基因通过基因载体运送到另一种生物的活细胞中,并使之无性繁殖(克隆)和并表达,从而创造生物新品种或新物种的遗传学技术。

(2)DNA 重组的定义

DNA 重组即基因重组,是指DNA 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的遗传信息的重新共价组合过程。 (3)二者关系

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体DNA 的技术,因此基因工程和重组DNA 技术有时是同义词。

11.糖类是动物所摄入食物的重要成分之一,其分解产生的能量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最终产物包括水和

【答案】

高等动物在细胞内进行糖代谢,为神经、肌肉、甚至消化吸收等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食物中的多糖和双糖被胰淀粉酶水解成为单糖,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上被吸收。单糖分子依靠微绒毛膜上的载体主动转运进入上皮细胞。葡萄糖有氧分解所需的氧气由呼吸系统供应,代谢产生的经呼吸道排出,代谢废物由排泄系统排出。涉及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涉及不同系统的协同工作。

12.人体有哪些温度感受器?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内稳态的调节机制。

【答案】(1)环境温度感受器一一皮肤。 热(冷)

(2)体内温度感受器一一下丘脑一一体温调节中枢。

喘息、肌肉松弛、立毛肌松弛、外周血管舒张等(肌肉紧张颤抖、立毛肌收缩、外周血管收缩等)

(3)内稳态的调节机制一一负反馈。

,以此为线索,简述高等动物身体主要器官系统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1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等植物的生活史。

【答案】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1)苔藓植物的生活史

苔藓植物的生活史中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配子体发达,孢子体退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苔藓植物受精必须借助于水。

(2)蕨类植物的生活史

蕨类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大类群。

蕨类植物也具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发达,并且有根、茎、叶的分化,内部有维管系统,配子体虽然不如孢子体发达,但也能独立生活。

蕨类植物具有胚,但不产生种子,而以孢子繁殖后代。

蕨类植物受精仍离不开水。

(3)种子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体发达,并占绝对优势,配子体简化,寄生在孢子体上。

种子植物在蕨类植物的基础上摆脱了有性过程中对水的依赖。

14.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因素有哪些?种子休眠的原因何在?如何打破种子的休眠?

【答案】(1)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因素有植物本身的遗传性;种子的成熟程度、贮藏期的长短、贮藏条件的好坏等等。

(2)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是种皮障碍;胚未发育完全;种子未完成后熟;以及种子内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等。

(3)生产上可用机械方法擦破种皮或用浓硫酸处理软化种皮;低温处理;人工施用赤霉素等方法打破种子的休眠。

三、论述题

15.试述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原理及应用。

【答案】(1)概念:转基因动物是指用人工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或整合到基因组内,并能稳定传代的一类动物。它的特点是“分子及细胞水平操作,组织及动物整体水平表达”。

(2)基本原理:将目的基因或基因组片段用显微注射等方法注入实验动物的受精卵或着床前的胚胎细胞中,使目的基因整合到基因组中,然后将此受精卵或着床前的胚胎细胞再植入受体动物的输卵管或子宫中,使其发育成携带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动物,人们可以通过分析转基因和动物表型的关系,揭示外源基因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转入外源基因培育优良的动物品种。

(3)应用:建立用于研究外源基因表达调控体系;建立医学中常用的疾病模型;培育动物新品种;药理学和药用蛋白的生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