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同工 tRNA 。
【答案】同工tRNA 是指结合相同氨基酸的不同的tRNA 分子。
2. 肉毒碱穿梭系统(carnitine shuttle system)
【答案】肉毒碱穿梭系统是指长链脂酰CoA 通过与极性肉碱结合成脂酸一肉碱的形式从胞质中转运到线粒体内的循环穿梭系统,从而使活化的脂酸在线粒体内进一步氧化。
3. snRNA 。
【答案】sn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细胞质中,占细胞RNA
总量子大小为58〜300bp , 称小分子RNA
。其中同结构的U-RNA 称
为
分
端有帽子结构、分子内含U 较多的称U-RNA ,不
-端无帽子结构的按沉降系数和电泳迁移率排序,
如
snRNA 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等。以核糖核蛋白质(RNP )形式存在。
在hnRNA 及tRNA 的加工中有重要作用,其他snRNA 的控制细胞分化、协助细胞内物质运输、构成染色质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
4. 光复活作用。
【答案】光复活作用是指因紫外线引起的胸腺嘧啶二聚化类的DNA 损伤,由于光解酶利用可见光的能量而得以 修复并使受损伤细胞存活的现象。
5. 联合脱氨基作用(transcleamination )。
【答案】联合脱氨基作用是转氨基作用和L-
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反应。氨基酸与酮戊二酸经转氨作用生成or 酮酸和谷氨酸,后者经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脱去氨基的过程。
6. 协同运输。
【答案】协同运输是一类靠间接提供能量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物质跨膜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膜两侧离子浓度梯度。
7. 不可逆沉淀反应。
【答案】不可逆沉淀反应是指在发生沉淀反应时,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空间构象失去原来的天然性质,这时蛋白质已经变性,不能再溶于原来的溶剂中的沉淀反应,如有机溶剂、重金属
盐、生物碱试剂、某些酸类和碱类、加热变性等。
8. 多酶体系。
【答案】多酶体系是指由几个酶彼此嵌合形成的,催化一系列连续反应的酶体系。多酶复合体有利于细胞提高酶的催化效率,同时便于机体对酶的调控。多酶复合体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几百万以上,一般分为可溶性的、结构化的和在细胞结构上有定位关系的三种类型。
二、问答题
9. 外源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有哪些常用方法?
【答案】常用的方法有:(1)磷酸钙共沉淀法,用
沉淀磷酸离子和DNA , 沉积在细胞质
膜上的DNA 被细胞吸收,可能是通过吞嗤作用;(2) DEAD 葡聚糖(DE-AE-dextron )或聚阳离子(polycation )法,它能结合DNA 并促使细胞吸收;(3)脂质体(liposome )法,利用类脂经超声波、机械搅拌等处理,形成双脂层小囊泡, 将DNA 溶液包裹在内,它通过与细胞质膜融合而使DNA 进入细胞;(4)脂质转染法,用人工合成的阳离子类 脂与DNA 形成复合性,借助类脂穿过质膜而将DNA 导入细胞内;(5)电穿孔法,在脉冲高压电场作用下质膜 瞬间被击穿,DNA 得以进入细胞,细胞膜随即修复正常;(6)显微注射法,对哺乳动物受精卵等较大的细胞,导入外源DNA 可以用显微注射法,即在显微镜下,
用极细的玻璃注射器针头枪射击动物的表皮、肌肉和 乳房等获得成功的例子也有报道。
在以上诸方法中,磷酸钙共沉淀法成本低、操作方便,但效率低;脂质转染法和电穿孑1法,前者需要昂贵的试剂,后者需要特殊的仪器,但效率高,现在较常用。显微注射法效率极高,还可直接将DNA 送入核内,但 需要昂贵仪器,且技术复杂不易掌握。
10.人被毒蛇咬后,可致命,为什么?
【答案】因为蛇毒中含有磷脂酶A2,它使甘油醇磷脂水解,将C2上的脂酸释放,产生大量溶血甘油醇磷脂,溶血甘油醇磷脂作为两亲分子引起红细胞膜的破裂,大范围的溶血会威胁到生命。另外蛇毒中含有神经毒蛋白,导致神经麻痹,危及生命。
11.在下,水解成和的平衡常数为求该反应的
【答案】
根据公式
代入已知数据,则得
12.计算一个含有126个AA 残基的多肽,若呈构长度为多少nm?
【答案】多肽链形成的a-螺旋,每个螺旋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螺距为
插
入细胞内并注入DNA 溶液;(7)基因枪(genegun )法,在动物转基因中使用相对较少,用基因
螺旋状态,其长度为多少nm 。若呈折叠法相邻的氨
基酸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6个AA
残基的多肽形成
螺旋后共用螺旋结果一致。
个,
螺距为
所以形成的a-
螺旋的长度应为
个基绕轴旋转上升的距离进行计算,
即以我们可以获得其长度为
:
13.试描述DNA 克隆。
结果为18.9nm , 另外,我们也可依据氨基酸每
伸展结构中为0.36nm ,所
多肽链若形成P-折叠结构时,同理,
由于每一个氨基酸残基在
【答案】外源DNA 的一部分导入合适的载体,通常使用的是细菌的质粒,当细菌生长时产生很多DNA 拷贝,病毒也经常用作载体。
14.如何通过实验证实在复制叉区域存在许多小片段(Okazaki 片段)?
【答案】用带标记的脱氧三磷酸核苷酸作为合成DNA 的原料,经过一段时间后,加入碱溶液使合成停止,检查 发现标记出现在小片段DNA 上,追踪标记发现带标记的DNA 分子质量相同而且在细胞DNA 中占较多的比例。
15.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丙酮酸转变为草酰乙酸。但是,只有在乙酰的活性。乙酰
的这种活化作用,其生理意义何在?
调节糖异生和糖酵解。当乙酰
水平上升时,适当底物通过三羧酸循环
【答案】
乙酰
存在时,它才表现出较高
有利于提供能量,多余的激活丙酮酸羧化酶,促进糖异生,抑制了酵解,不浪费能源。
16.是否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辅酶A? 为什么?]
【答案】不对脂肪酸分偶数链脂肪酸和奇数链脂肪酸,
偶数链脂肪酸降解的产物是乙酰
奇数链脂肪酸的最后三个碳原子是丙酰的中间产物琥珀酰酸循环。
它可以羧化,经过三个反应步骤能转变成柠檬酸循环
进入三羧
另外,
丙酸代谢还可通过-轻丙酸支路进行,
最终形成乙酰
三、论述题
17.什么是
损伤?生物体
损伤与哪些因素有关?生物细胞有哪些机制来处理
结构的改变,
包括
损
伤,并进行DNA 损伤修复?
【答案】(1
)
①
损伤是指由辐射或药物等引起的
复制中的错误、
结构的扭曲
和点突变。外界环境和生物体内部的因素都常会导致
分子的自发性损伤,
包括
分子的损伤或改变。这些因素有:
的自发性化学变化(碱基的异构互
损伤;
的损伤。
的修复机制有光修复、
变、碱基的脱氨基作用、脱嘌呤与脱嘧啶氨基作用、碱基修饰与链断裂等);
②物理因素引起的③化学因素引起的(2)
损伤,
如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可以引起的
聚合酶来修正。
损伤,
如烷化剂、碱基类似物、修饰剂等都可以引起
复制过程中会发生错误,
这可以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