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6 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 . 12 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 . 18 2018年青岛大学文学院651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之现代汉语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 . 22

一、术语解释

1. 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2. 层递

【答案】层递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用结构相似的平行语句表达层层递进或依次递降的事理。它主要是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递升或递降的语句,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无论是递升或递降,都是层层深入的。它借步步推进,使人们的认识层层深化,对表达的事理产生深刻的印象。比如“一根火柴,它自己熄灭了,却把别人点燃起来,引起了比自己大十倍、百倍、千倍以致数万万倍的熊熊大火。”

3. 儿化韵

【答案】儿化韵是指汉语中儿化了的韵母。普通话的儿化韵不是主元音后加上一个[r],而整个韵母贯穿着卷舌色彩。即“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得韵母就是“儿化韵”。例如普通话念“花儿”的时候,这个“儿”字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也不是音素,而只是一个表示卷舌动作的符号。只表不在念到“花”这个字音末尾的元音时,随即同时加上一个卷舌动作,使韵母带上卷舌音“儿”的音色。

4. 双宾语

【答案】双宾语是指一个动词后面连带的两个宾语的句式。两个宾语意义上前一个一般指人,可称指人宾语,或称近宾语,后一个宾语一般指物或事情,可称指物宾语或远宾语。带双宾语的动词大都是表示“给予”或“收取”意义的动词,如送、给等。例如,“伯父昨天给了我两本书”、“大家叫她祥林嫂”。同时,双宾语句可以转化为双宾句同义句,多数是将指物宾语提前。

二、简答题

5. 有些方言区的人对声母zh , ch , sh 和z , c , s 分辨不清,下列词语读音相混:战歌一一赞歌,木柴一一木材,诗人一一私人。试简述分辨:zh , ch , sh 和:z , c , s 的方法。

【答案】这两组声母中的zh , ch , z , c 都是清塞擦音,其中zh , z 不送气,ch , c 送气; sh , s 都是清擦音。有些汉语方言区的人对zh , ch , sh 和z , c , s 的发音感到难以分辨,主要是分不清前一组是舌尖后音声母,后一组是舌尖前音声母。

根据它们的主要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就能较快地掌握它们的发音。发舌尖后音时,舌尖要翘起来,对准(抵住或接近)硬鳄前部; 发舌尖前音时,舌尖不翘,要对准(抵住或接近)上齿背。

6. 简述话语衔接的主要类型。

【答案】话语衔接就是通过种种语言手段,即衔接手段,把句子衔接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在受话者理解话语时的心理感受中,出现一种连贯性。话语衔接有五种类型:

(1)指代关系

指代关系是指依靠代词与先行词之间的联系把话语的两部分衔接起来,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下也可以是后行词。

(2)省略关系

省略关系是指一个句子结构中主要成分在话语中省略时,受话者会到前文中寻找相关信息,使话语衔接起来。

(3)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是指由各种各样的关联词语体现,话语中出现关联词说明这一部分的信息不完整,需要到与之关联的另一部分寻找相关信息,使话语衔接起来。

(4)替代关系

替代关系是指同一个指称对象,在前后句子里用不同的词语来指称,这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形成替代关系。理解后出现的词需联系前一个词,形成话语衔接。

(5)词义关系

词义关系是指词语在意义上有同义、近义、反义、上下位义、构成、受动、结果等关系,对一个词的理解要在相应的关系网络中,在其他词语对它的意义制约中才能进行。

7. 举例说明括号与点号连用时的用法。

【答案】括号表示文中注释性的话,只注释句中一部分词语的称为句内括号,注释全句的称为句外括号。句内注释紧挨着被注释的词语,它的末尾不用句末点号; 句外注释则放在句子之后,句外括号内如有句末点号则须保留。

另外,括号还用在次序语的外面,例如,(一)(二)(三),(甲)(乙)(丙)。这时它和顿号的作用相同,括号后头不能再用顿号。括号内还有括号时,最外一层先用圆括号“( )”,以后可依次用方括号“[]”、六角括号“〔〕”、尖括号“<>”、方头括号“【】”。

三、论述题

8. 为什么汉语普通话要以北京话的语音为标准音?

【答案】汉语普通话之所以以北京话的语音为标准音,是基于其独特的社会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政治优势

长期以来,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号令四方的心脏。我们中华民族古代生活的区域和活动的中心是在北方,即黄河流域; 我国古代政权比较稳定的时期,则大都建都于北方。而且,从辽、金、元、明、清以来,还都是建都于北京。

(2)文化优势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大约一千多年以来,我国主要的文学作品,如宋代的话本小说、元代的戏曲、明清两代的白话小说等,都是用北方话写成,有的甚至是用北京话写成的(像《红楼梦》)。这些重要的文学作品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随着这些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北京话和北方话也就传播和影响到各地,从而造成了它在各种方言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历史事实。

(3)使用人数优势

从汉族的方言使用情况看,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数量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从方言分布的地域上看,约占汉族居住地区的四分之三。而北京话作为北方语系的重要分支,具有北方话相对易懂的特点。

9. 请举出更多类似“等得他们都不耐烦了”“那东西吃得我都吐了”“这段路跑得他们上气不接下气”之类的例子,并运用相关分析方法概括这类句式的构成特点。

【答案】(1)例子:①饿得我都前胸贴后背了。②笑得我都肚子疼了。③打得他都要皮开肉绽了。

(2)①如果用层次划分的方法,我们会认为“得”作为一个补语的标志,它后面的整个句子就是补语,但是补语的成分一般都是一些词或者短语,整个句子做补语的现象不常见。我们发现去掉这些人称代词,句子还是可以行得通的,例如:等得他们都不耐烦了,去掉“他们”,还可以说,或者换成,“他们等得都不耐烦了”,意思也是一样的。所以,此类结构是由原来的简单的主谓结构,变化而来的。只是为了突出事情的参与者,改变一种形式,起到一种强调作用。这类句式的构成特点就是:S (可有可无)+V得+人称代词+补语成分。

10.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答案】语音的互补原则、对立原则、音感差异和经济原则是归纳音位的四个重要标准,其具体表现如下:

(1)互补原则

互补分布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标准,要求处于同一音位中的音素必须处在互补关系中,其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