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配位数
【答案】配位数是指晶体结构中任一原子周围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2. 非稳态扩散
【答案】非稳态扩散是指在扩散过程中任何一点的浓度都随时间不同而变化的扩散。
3. 相图
【答案】金属及其他工程材料的性能决定于其内部的组织、结构,金属等材料的组织又由基本的相所组成。由一个相所组成的组织叫单相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组成的叫两相或多相组织。相图就是用来表示材料相的状态和温度及成分关系的综合图形,其所表示的相的状态是平衡状态。
4. 过冷度
【答案】过冷度是指相变过程中冷却到相变点以下某个温度后发生相转变,平衡相变温度与该实际转变温度之差称过冷度。
5. 空间点阵
【答案】为了便于分析研宄晶体中质点的排列规律性,可将实际晶体结构看成完整无缺的理想晶体并简化,将其中每个质点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的几何质点,称之为阵点。这些阵点在空间呈周期性规则排列并具有完全相同的周围环境,这种由它们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
6. 非均匀形核
【答案】新相优先在母相中存在的异质处形核,即依附与液相中杂质或外来表面形核。与均匀形核相比,它需要的形核功和过冷度都较小。
二、简答题
7. 什么是织构(或择优取向)?形成加工织构(或形变织构)的基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金属在冷加工以后,各晶粒的位向间就有一定的关系,这样的一种位向分布就称为择优取向,即织构。形成加工织构的根本原因是在加工过程中每个晶粒都沿一定的滑移面滑移,并按一定的规律转动,使滑移方向趋向于主应变方向或使滑移面趋向于压缩面。因此当形变量足够大
时,大量晶粒的滑移方向或滑移面都将与拉伸方向或压缩面平行,从而形成形变织构。
8. 为什么纯金属的平衡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而二元合金是在变温下进行?
【答案】根据相率/=c-p+l,/为系统的自由度数,最小值为零。c 为组元数,p 为相数。对于纯金属c=l,
结晶时p=2,/=0,所以温度不能变。而对于二元合金c=2,结晶时p=2,f=1,自由度数为1,说明成分一定时,温度可以改变。
9. 何谓正偏析与负偏析?
【答案】(1)正偏析:当溶质的分配系数
(2)
10.什么是晶体缺陷?按照晶体缺陷的几何组态,晶体缺陷可分为哪几类?
【答案】(1)在理想完整晶体中,原子按一定的次序严格地处在空间有规则的、周期性的格点上。但在实际的晶体中,由于晶体形成条件、原子的热运动及其他条件的影响,原子的排列不可能那样完整和规则,往往存在偏离了理想晶体结构的区域。这些与完整周期性点阵结构的偏离就是晶体缺陷,它破坏了晶体的对称性。晶体缺陷有的是在晶体生长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介质组分浓度等变化而引起的;有的则是在晶体形成后,由于质点的热运动或受应力作用而产生。它们可以在晶格内迁移,以至消失;同时又可有新的缺陷产生。
(2)按照晶体缺陷的几何组态,晶体缺陷可分为:
①点缺陷,只涉及到大约一个原子大小范围的晶格缺陷,包括:晶格位置上缺失正常应有的质点而造成的空位;由于额外的质点充填晶格空隙而产生的填隙;由杂质成分的质点替代了晶格中固有成分质点的位置而引起的替位等。在类质同象混晶中替位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晶格缺陷。
②线缺陷,是沿着晶格中某条线的周围,在大约几个原子间距的范围内出现的晶格缺陷。位错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③面缺陷,是沿着晶格内或晶粒间的某个面两侧大约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出现的晶格缺陷,主要包括堆垛层错以及晶体内和晶体间的各种界面,如小角晶界、畴界壁、双晶界面及晶粒间界等。此外,也有人把晶体中的包裹体等归为晶体缺陷而再分出一类体缺陷。
11.Pb-Sn-Bi 三元合金相图如图所示。
(1)试写出图中五条单变量线及P 点、E 点反应的反应式。
(2)分析图中合金2的平衡结晶过程,指出它的开始凝固温度。 的合金凝固时,部分溶质被排挤到凝固界面附近的液相中,以后再凝固出的固相中溶质浓度就随之升高,这种偏析称为正偏析。 的合金凝固时,在凝固过程中外层的一定范围内溶质浓度由外向内逐步降低,这种偏析称为负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