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外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目录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外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一) . .... 2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外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二) . .... 8

2017年湖南师范大学中外通史(同等学力加试)之中国现代史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三) . .. 15

一、名词解释

1. 实业救国

【答案】实业救国是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宣扬的兴办实业、拯救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20世纪初,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但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封建压迫,民族经济举步维艰,在当时广大人民反帝爱国救亡的形势下,一些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实业救国论,主张大力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这一思想在资产阶级上层人物中风行一时,并有广泛的影响。代表人物是张謇。

2. 曹锟贿选

【答案】曹锟贿选是指1923年曹锟以巨额贿赂国会议员的历史事件。曹锟1885年入天津武备学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随军去朝鲜,战后投靠袁世凯。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与吴佩孚等控制了北京政府,逼总统徐世昌下台,抬黎元洪继任总统。1923年黎元洪下台后,曹锟急于当总统,但当时议员大部分离京南下,总统“选举”无法进行。曹锟派人设立俱乐部,以40万元收买国会议长,并以五千到一万元不等的价格收买国会议员,调动军警包围会场,迫使议员选举他为大总统。曹锟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同时公布仓促炮制的《中华民国宪法》。直系独霸北京政权,民主丧失殆尽。曹锟贿选遭到全国各界的强烈反对,时人称之“贿选总统”,那届国会被称为“猪仔国会”,议员被称为“猪仔议员”。

3. “二十一条”

【答案】“二十一条”是日本向袁世凯提出的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二十一条”的主要内容是:①承认日本享有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 ②将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延长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内蒙东部的特殊权利; ③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未经公司同意,不准他人开采附近矿山; ④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其他国家; ⑤中国中央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至九江、南昌至杭州、潮州间之铁路建筑权给予日本,允许日本在福建省有投资修筑铁路及开采矿产的优先权。

4.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答案】百家争鸣”是我国发展科学和艺术的重要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是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在讨论十大关系时确定的。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剧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前后,毛泽东针对学术研究中的不同观点的争论,提出了“百家争鸣”。1956年5月26日,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应邀向在京的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经验教训,也借鉴了外国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性和长期性的正确方针。这个方针提出后,在科学界和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使科学文化艺术界的各部门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

5. 华北事变

【答案】华北事变是1935年继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侵占华北,制造的一连串侵略事件的统称。1935年6~7月,《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签订后,中国在河北和察哈尔的主权大部丧失。日本帝国主义又策动汉奸制造“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企图使冀、察、绥、鲁、晋五省脱

10月,11月,离中国。日本在河北省的香河指使汉奸暴动,占领县城。汉奸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12月,国民党政府指派宋哲元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6. 抗美援朝

【答案】抗美援朝是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援助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军的战争。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同时派军队侵占我国领土台湾,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无视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引向我国边境。10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并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19日到达朝鲜前线,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1953年7月27曰,美国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

7. 东北抗日联军

【答案】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纷纷建立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抗联的队伍包括杨靖宇率领的第一军、周保中率领的第二军、李兆麟担任总指挥的第三路军。东北抗联长期坚持东北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战。

8. 《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答案】《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是1932年国联调查团对日本侵华事实的调查报告。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并把事件的解决寄托在国联主持的“调停”上。1932年1月,由英、美、法、德、意五国代表组成的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英国代表李顿仟团长。10月,调查团公布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报告书》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实有一定程度的揭露,但提出了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国民党对《报告书》表不原则上接受。“国际共管”反映了英美与日本的矛盾,暴露了欧美国家欲控制中国东北的企图。

二、论述题

9. 简要概述法币改革的原因、内容并加以评价。

【答案】(1)原因

①中国金融货币制度十分紊乱,金融机构有旧式钱庄、外国银行、地方银行,货币有银元、银两、杂钞等。

②中国是实行银本位制的国家,美国的白银政策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银根紧缩,物价下跌,冲击了中国的经济与金融。

(2)内容

为推行币制改革,南京政府做了若干准备。1933年4月,废两改元,为实行法币政策奠定基础。建立以“四行二局”为基础的国家控制的金融体系。建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信托局,改组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颁布《财政部施行法币布告》,规定从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廿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所有银元在3个月内兑换成法币; 同时实行白银国有政策,确定法币的对外汇率。

(3)评价

以法币统一全国货币是顺应时代潮流,合乎货币发展规律的进步的货币措施,结束了千百年来货币发行与流通的混乱局面,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种进步。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以充作法币准备金,不但使中国货币摆脱了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也使中国货币体制趋于现代化。法币与外汇挂钩,使之与世界货币相接近,稳定汇价,有利于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从而安定金融市面,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对外贸易与国内生产。币制改革加强了国家对金融的控制,有利于国家向战时经济调整。

10.简述《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答案】(1)历史背景:①在尖锐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环境下,国民党顽固派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对共产党展开进攻。②民族资产阶级存有资产阶级专政的幻想。③为在复杂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取得胜利,从理论上建设共产党,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2)主要内容: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此文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所阐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观点有承继关系,并有进一步的发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以五四运动为界,其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其后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这个革命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儿个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

①革命的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以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这个政权的构成形式。

②革命的经济纲领:将操纵国计民生的银行、工商业收归国有,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经济等,允许不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革命的文化纲领: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