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侨大学生物医学学院765生物化学[专业硕士]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蛋白质的别构作用。
【答案】蛋白质的别构作用是指含亚基的蛋白质由于一个亚基的构象改变而引起其余亚基和整个分子构象、性质和功能发生改变的作用。
2. 蛋白糖基化。
【答案】蛋白糖基化是蛋白质翻译后的一种重要的加工过程。在肽链合成的同时或合成后,在酶的催化下糖链被接到肽链上的特定糖基化位点,
称为蛋白糖基化。蛋白糖基化的种类主要有糖苷、
糖苷、糖基磷脂酰肌醇等
3. 同促效应。
【答案】同促效应是指底物分子本身对别构酶的调节作用。
4. 蛋白质的凝固作用(protein coagulation)。
【答案】蛋白质的凝固作用是指蛋白质变性后的絮状物加热可变成比较坚固的凝块,此凝块不易再溶于强酸和强碱中的现象。
5. 核心酶。
【答案】核心酶是指没有亚基的RNA 聚合酶。大肠杆菌的RNA 聚合酶全酶由5个亚基组 成
6. DNA 二级结构。
【答案】DNA 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DNA 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二、简答题
7. 一条单链DNA 与一条单链RNA 分子量相同,你至少可以用几种方法将它们分开?并简述其原理。
【答案】(1)用专一性的RNA 酶与DNA 酶分别对两者进行水解。 (2)用碱水解。RNA 能够被水解,而DNA 不被水解。
(3)进行颜色反应,二苯胺试剂可以使DNA 变成蓝色,苔黑酚(地衣酚〉试剂能使RNA 变成绿色。
(4)用酸水解后,进行单核苷酸的分析(层析法或电泳法),含有U 的是RNA , 含有T 的是DNA 。
DNA 和RNA 除了在组成上具有差异外,其物理化学性质也有所差异,利用这些差异,我们可以达到鉴定它们的目的。
8. 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排钾保钠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
关于醛固酮潴
作用的机制,目前认为醛固酮能与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液中的受
体结合,后者将醛固酮带入细胞核,作用于DNA ,引起某种特异mRNA 的合成,mRNA 转移到细胞液中,再翻译生成醛固酮诱导蛋白(AIP )。AIP 可能是一种通透酶,增强肾小管管腔面细胞膜对
的通透性,
使原尿中的
进入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内,并向血液转运。实验证明,当
和
的排出,
重吸收后,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管管腔之间的电位差加大,此电位差促进可见醛固酮保钠的作用是原发的,而钾的排出是被动的。
9. 过氧化氢酶的值为当底物过氧化氢的浓度为下,过氧化氢酶被底物所饱和的百分数。
【答案】所谓酶被底物饱和的百分比即是反应速度与最大反应速度的百分比。根据米氏方程知:
10.—个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时,它的长度可达到16.4nm?
【答案】双链DNA 的质量/长度大约是2X1〇6(Da/nm),当某DNA 的长度为相对分子质量=
长度司达到
11.(1)赖氨酸氦基的百分数表示)
(2)谷氨酸羧基的百分数表示)
【答案】(1)在根据
时,赖氨酸的方程
形式占(2)在
时谷氨酸的. 羧基按下式解离:
时,求在此浓度
时,其时,它的
即,当一个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为10.5, 在为4.3, 在
的赖氨酸稀溶液中,氨基中有多少被质子化?(以
的谷氨酸稀溶液中,' 羧基中有多少去质子化?(以按下式解离:
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
12.寄生在豆科植物根瘤中的细菌约消耗20%以上豆科植物所产生的ATP , 为什么这些细菌要消耗这么大量的 ATP?
【答案】根瘤菌与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通过使大气中氮还原来提供氨离子,但在这一固氮过程中需要大量的 ATP ,这些A TP 都是由植物供给的。
三、论述题
13.大肠杆菌细胞能在不同的碳源上生长,当细菌在以下物质条件下生长时,lac 操纵子的转录效率如何?
(1)乳糖和葡萄糖。 (2)葡萄糖。 (3)乳糖。
【答案】(1)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大肠杆菌的乳糖操纵子含Z 、Y 及A 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乙酰基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 、一个启动序列P 及一个调节基因R 。R 基因编码一种阻遏蛋白,后者与O 序列结合,使操纵子受阻遏而处于转录失活状态。在启动序列P 上游还有一个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结合位点共同构成协调表达。
(2)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在没有乳糖存在时,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此时,R 基因在P 启动序列操纵下表达的乳糖阻遏蛋白与O 序列结合,故阻断转录启动。阻遏蛋白的阻遏作用并非绝对,偶有阻遏蛋白与O 序列解聚。因此,每个细胞中可能会有寥寥少数分子的透酶生成。
当有乳糖存在时,乳糖操纵子即可被诱导。真正的诱导剂并非乳糖本身。乳糖经透酶催化、转运进入细胞,再经原先存在于细胞中的少数糖苷酶分子数量增加1000倍。
(3
)
区及降低,
的正性调节。分解代谢物基因激活蛋白
浓度较高时,
位点,可刺激
是同二聚体,在其分子内有
与
结合,这时
结合浓度
结合位点。当没有葡萄糖及与
结合在乳糖
半乳糖苷酶催化,转变为别乳糖。后者作为一种
诱导剂分子结合阻遏蛋白,使蛋白构型变化,导致阻遏蛋白与O 序列解离,发生转录,使半乳
半乳糖苷酶、
O 序列和结合位点,由P 序列、
操纵子的调控区,三个酶的编码基因即由同一调控区调节,实现基因产物的
启动序列附近的转录活性,使之提高50倍;当葡萄糖存在时,
结合受阻,因此乳糖操纵子表达下降。
是正性调节因素,乳糖阻遏蛋白是负性调节因素。两种
由此可见,对乳糖操纵子来说,
调节机制根据存在的碳源性质及水平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