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822经济学综合之微观经济学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停业原则

【答案】停业原则是成本理论中用于描述短期内厂商是否退出市场的一条原则。在成本理论中,市场价格恰好可以弥补平均可变成本的点就是停业点。

在临界点,企业每期的损失恰好等于它的固定成本,与停业关门的后果一样。停业原则要求: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厂商的可变成本,则厂商应该退出市场、停止生产,这样可以产生较少的损失,即只亏损固定成本。

2. 替代效应

【答案】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替代效应,即是指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或效用水平)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是价格变化的总效应之一,还有一个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一般在程度上比收入效应大,在正常商品的情况下,两种效应的方向是一致的,即价格下降,替代效应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收入效应也引起消费者购买数量增加。一般而言,替代效应总是负的,就是说,在实际收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商品的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3. 边际收益产品

【答案】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时追加一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它等于边际产品(MP )与边际收益(MR )的乘积,即:

MRP=MR·MP

边际收益产品是以收益表示的边际生产力,它受边际产品和边际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边际产品是递减的,因而边际收益产品也是递减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要视不同的市场曲线而定。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两条曲线按同一速度下降;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一条倾斜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因而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再重合,前者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增加一单位这种生产要素给它带来的收益。厂商正是根据这一收益大小来决定它对该要素的需求量及价格。因此,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就是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它与要素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与均衡量。在这一点上,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只有在这一条件下,厂商才会实现利润最大化。

4. 低档物品

【答案】低档物品是指需求收入弹性为负的商品。因此,低档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随着收入减少而增加。与此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正常物品,即需求收入弹性为正的商品,正常物品需求量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随着收入减少而减少。低档物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价格变动与收入效应同方向变动。商品降价使得消费者实际收入增加,再根据低档物品定义,收入增加使得低档物品需求量减少,因此低档物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由于商品降价的替代效应始终是正,因此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减弱了替代效应。

低档物品中有一类特殊的物品—吉芬物品。根据定义,吉芬物品降价使得吉芬物品需求量减

,吉芬物品降价的收入效应为负,并少。吉芬物品降价的替代效应为正值(吉芬物品需求量增加)

且绝对值大于替代效应,所以总效应为负。

二、论述题

5. 俗话说“谷贱伤农”,即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答案】(1)“谷贱伤农”的含义

“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收获的粮食数量增加,但是卖粮收入反而减少的现象。该现象的经济学逻辑是: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丰收使得粮食价格下降,并且粮食价格下降的程度大于粮食产量增加的程度。

(2)“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其分析如图所示。

“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分析

图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 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 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 ′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 1下降为P 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 1E 1Q 1和OP 2E 2Q 2的面积之差。

(3)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

由于粮食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粮食丰收会降低农民的收入,这会降低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第一,政府以保护价收购粮食。即在农业丰收时,为了避免粮食价格大幅度下降,政府设定粮食收购保护价。这就保证了农民能够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粮食,从而使得粮食丰收时,农民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保证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农民不会因为粮食丰收反而收入减少,这保证了农民未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6. 论述完全竟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答案】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完全竞争行业可分为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这三类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各具有自身的特征。下面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衡点来推导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是指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成本小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图中,由市场需求曲线D 1和市场短期供给曲线SS 1的交点A 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 1。在价格水平P 1,完全竞争厂商在LAC 曲线的最低点E 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均为零。由于行业内不再有厂商的进入和退出,故称A 点为行业的一个长期均衡点·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 i1,行业均衡产量为Q 1,且有。

假设外在因素影响使市场需求增加,D 1曲线向右移至D 2曲线的位置,且与SS 1曲线相交,相应的市场价格水平由P 1上升到P 2。在新的价格P 2,厂商在短期内沿着既定生产规模的SMC 曲线,将产量由Q i1提高到Q i2,并获得利润。

从长期看,由于单个厂商获得利润,便吸引新厂商加入到该行业中来,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供给增加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但由于是成本不变行业,所以,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发生变化,企业的成本曲线的位置不变。另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会使厂商的SS 1曲线不断向右平移,随之,市场价格逐步下降,单个厂商的利润也逐步下降。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即SS 1曲线一直要移动到SS 2曲线的位置,从而使得市场价格又回到了原来的长期均衡价格水平君,单个厂商又在原来的LAC 曲线的最低点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