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705文学语言综合知识之西方美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

【答案】狭义的文本与广义的文本是现代美学对文本的分类。狭义文本专指纯粹语言研究中大于句子的语言组合体,在中文中也被译为话语。对语言学家来说,文本指的是作品的可见可感的表层结构,是一系列语句串联而成的连贯序列。文本可能只是一个单句,例如谚语、格言、招牌等,但比较普遍的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文本和段落的区别在于,文本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系统。广义文本是指任何在时间或空间中存在的能组织体,如乐曲文本、舞蹈文本等。它是一个单独表意系统实现的独一无二的文本; 表现某一系统或代码的非独特的文本类别,如电影文本、诗歌文本等; 为各种表意活动和能指生产活动提供原初条件的本体论意义的文本。

2. 荒诞

【答案】荒诞是西方观代审美范畴之一,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的复杂感受的现代基本情绪。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

3. 形式美

【答案】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它的特点是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美的形式不能脱离美的内容,而形式美对美的具体内容带有相对独立性; 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形式美和自然的物质属性、规律有着紧密联系。

4. 审美移情

【答案】审美移情是西方现代美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移情”,就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置到外在于人的事物里去,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这种事物是美的。代表人物立普斯的“移情说”侧重于对主体心理功能的体验,把主体的感觉、情感等提到了审美对象的地位,揭示了美感中包含了审美主体的心理错觉等美感心理规律。但是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它的最人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 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

5. 情象

【答案】情象是意境系统里的一种象。情象有别于意象,心像,言象等。它分别对应原初状态里的象和再生状态的象。原初状态的情象是指作者在创作准备,是灵感来临、原初状态下发生的情思与境象相容。情是精魂,象为形质。无情,象不生; 无象,情不能附着。再生状态的情象是指经过文字的创造而凝结成言象后新的情象,它不同于原初状态的情象就在于它更加凝练,是读者接受的新情象。

6. 《画理探微》

【答案】《画理探微》是中国现代美学家邓以蛰所著的美学著作。它从美学、哲学上分析和论述中国绘画与历史,并提出了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个中国绘画美学体系的架构。

7. 技艺

【答案】技艺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富于技巧性的武艺、工艺或艺术等; 二是指从事某一技术工种的人。亚里士多德将人类活动分为理论、实践、制作一种,分别对应的理智能力是智慧、实践智慧和技艺。其中制作的地位很是耐人寻味,它不仅是一种与理论和实践并列的人类活动,更是一种隐秘的思维图式,即亚里十多德在探讨存在、知识、实践、德性等问题时,总是以技艺作为比附和参照。这样一种“技艺”之喻,既给古希腊思想家探讨问题带来了方便和进展,同时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8. 自然美

【答案】是指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它(如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二、简答题

9. 简述艺术创造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答案】(1)在艺术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①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的经验看,在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艺术美。 ②艺术美的欣赏离不开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两者的联系。

③在艺术欣赏中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首先直接作用于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表现了内容,否则这种欣赏就失去了意义。

④从艺术美的创造上看,内容和形式也是统一的。

(2)关于艺术美的内容于形式的辩证关系中国美学史上的精辟论述

①从内容出发探索形式

a.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所谓“意在笔先”,就是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

b. 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意”看作是艺术美的精髓。

c. 作品的内容,也就是精神内涵,这是作品的灵魂。

②形式的审美价值

a. 因为完美的形式(也就是生动、鲜明、准确地表现特定内容的形式),直接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艺术家的高度技巧。技巧,是人类创造文化的实际本领,也是创造艺术美的实际本领。

b. 优秀的艺术品的赞美,都是由充分表现意蕴的形式引起的。忽视形式,就是忽视艺术美的特性,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不会有感染力的。而衡量形式完美的标准要看它表现内容如何。

c. 脱离内容去追求形式,便会导致创作的失败。脱离内容去追求形式的美,最大的毛病就是破坏形象的真实性。

d. 真正的艺术美不在词藻的华丽,文学中字句运用必须确切表现内容。这是艺术家创作中的难关。

③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

a. 在一件具体艺术作品中的美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由美的形式直接引起欣赏者的美感。 b. 在审美活动中经过很多次的反复,从美的形式中概括出形式美的法则。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可以起到强调某种特征的作用。

c. 由于艺术本身的审美特性,不论它所反映的是美的事物,还是丑的事物,在艺术形式上都要求是美的。

10.简述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

【答案】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异同表现在:

(1)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相同之处

形式美的形成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演变而来。其中包含着具体的社会内容的,经过长期重复、仿制,使原有的具体社会内容逐渐泛化成为某种观念内容,而美的外在形式即由此长期的过程,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成为独立审美的对象。

(2)美的形式与形式美的不同之处

①美的形式和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不同

美的形式所体现的是它所表现的那种事物本身的美的内容,是确定的、个别的、特定的、具体的,并且美的形式与其内容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不可分离的; 而形式美则不然,形式美所体现的是形式本身所包容的内容,它与美的形式所要表现的那种事物美的内容是相脱离的,而单独呈现出形式所蕴有的朦胧、宽泛的意味。

②美的形式和形式美的存在方式不同

美的形式是美的有机统一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的感性外观形态,而不是独立的审美对象; 形式美是独立存在的审美对象,具有独立的审美特性。

11.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是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答案】自然美和艺术美没有高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