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
A. 通用寄存器
B. 主存单元
C. 程序计数器
D. 堆栈
【答案】B
2. 下列表述中,微指令结构设计不追求的目标是( )。
A. 提高微程序的执行速度
B. 提高微程序设计的灵活性
C. 缩短微指令的长度
D. 增大控制存储器的容量
【答案】D
3. 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则校验位数至少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设校验位的位数为k ,数据位的位数为n ,根据海明码编码k 和n
应满足下述关系。
n=8, 当k=4时, 符合要求,校验位至少是4位,故答案为C 。
4. 文件系统中,文件访问控制信息存储的合理位置是( )。
A. 文件控制块
B. 文件分配表
C. 用户口令表
D. 系统注册表
【答案】A
【解析】文件控制块是文件存在的标志,文件的相关信息(基本信息、存取控制信息以及使用信息)都存储在文件控制块中,系统对文件的管理全是依靠文件控制块里的信息。
5. 在cache 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 内的任意一块的位置上,贝!J 这种方法称为( )。
A. 全相联映射
B. 直接映射
C. 组相联映射
D. 混合映射
【答案】A
6. 编译程序出现的时期是( )。
A. 第一代
B. 第二代
C. 第三代
D. 第四代
【答案】B
7. 某容量为256M 的存储器,由若干
数据引脚总数是:( )
A.19
B.22
C.30
D.36
【答案】A
【解析】DRAM 地址线复用,4M 为2的22次方,因此除2为11根,数据线8根。因此地址引脚和数据引脚总数为19根
8 对同一待排序列分别进行折半插入排序和直接插入排序 ,.两者之间可能的不同之处是( )。
A. 排序的总趟数
B. 元素的移动次数
C. 使用辅助空间的数量
D. 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
【答案】D 。
【解析】折半插入排序所需附加存储空间和直接插入排序相同,从时间上比较,折半插入排序仅减少了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
而记录的移动次数不变。折半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仍为
,所以两者之间的不同只可能是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
9. 下溢指的是( )。
A. 运算结果的绝对值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绝对值
位的DRAM 芯片构成,该DRAM 芯片的地址引脚和
B. 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
C. 运算的结果小于机器所能表示的最小正数
D. 运算结果的最低有效位产生的错误
【答案】B
10.
循环两列放在一维数组中,endl 指向队头元素,end2指向队尾元素的后一个位置。
个元素。初始时为空,下列判断假设队列两端均可进行入队和出队操作,队列中最多能容纳
队空和队满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
A. 队空:
B. 队空:
C. 队空:
D. 队空:
【答案】A 队满:队满:队满:队满:
【解析】在循环队列中,在少用一个元素空间的前提下,可约定入队前,测试尾指针在循环意义下加1后是否等于头指针,若相等,则队满。而队空的条件还是首尾指针是否相等。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内存? 什么是外存? 什么是CTU? 什么是适配器? 简述其功能。
【答案】(1)内存是指计算机内部的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容量有限,因此计算机中又配备了存储容量更大的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称为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内存和外存共同用来保存二进制数据。
(2)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它用来控制计算机及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3)适配器是指连接主机与外设的一个中间电路,也称作接口,其作用相当于一个转换器,它可以保证外围设备用计算机系统特性所要求的形式发送或接收信息。
12.现代计算机系统如何进行多级划分? 这种分级观点对计算机设计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1)现代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
① 第一级是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是一个实在的硬件级,由硬件直接执行;② ② 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称为机器语言级,也是硬件级,它由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系统; ③ 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它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
④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和执行,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
⑤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它是面向用户的,为方便用户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
(2)对计算机设计产生的影响
①用这种用一系列的级来组成计算机的概念和技术,对了解计算机如何组成提供了一种好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