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23新闻传播学基础之《中国新闻史新修》考研内部冲刺密押卷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中央广播电台”
【答案】“中央广播电台”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广播无线电台”,是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的核心机构之一。1928年8月1日开始在南京播音,呼号为XKM ,发射功率500瓦。1932年11月建成新台,呼号改为XGOA ,发射功率扩至75千瓦,为当时亚洲地区发射功率最大的一座电台。
2.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答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由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其创办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爆发了经济危机,迫切需要对外扩张,传教士的职能也从单纯传教,发展成为兼有刺探情报的任务。《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内容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三部分组成,旨在消除中国人狂妄自大的心理。此外,该报重视言论,设有新闻专栏,首先使用了编者按,首先刊载社会新闻,首先刊登介绍西方报业情况和新闻自由的专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在性质上己经完全脱离宗教报刊,成为外国人进行扩张的工具。
3. “冷排”
【答案】实际上是“照排”,即运用照相工艺在可感光的版基上排版,完成印刷制作。1981年5月创刊的英文《中国日报》引进美国全套照排系统印刷,成为我国第一张采用“冷排”力一式出版的报纸。1985年创刊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成为我国第一张用“冷排”技术出版的中文报纸。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报刊印刷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
4. 《华西都市报》
【答案】《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份都市报。它首创“市民生活报”定位,制定“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自创“敲门发行学”,创立“区域组合城市”的新型城市报市场策略,以自身的成功模式影响、推动了中国报业的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第 1 页,共 7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