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侨大学华文学院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之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填空题

1. HSK 是为_____的学习者制订的。

【答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解析】HSK 是“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专为测量外国人和非汉族人的汉语水平而设计的一种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 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_____。

【答案】外语教学

【解析】对外汉语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门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汉语的认知方式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母语。

3. 一部好的汉语教科书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_____和趣味性。

【答案】知识性

【解析】汉语教材知识必须具有科学性,引学习者的眼球,提起他们学习的兴趣。科学性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同时,还必须具备趣味性,要能吸

4. 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角度划分出来的。分立式试题和综合性试题是从_____划分的。多项选择、完形填空和作文分别属于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评卷的客观化程度; 试题的体型角度; 客观性分立式; 客观性综合性; 主观性综合性

【解析】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如作文、口试、翻译等。客观性试题指有统一的阅卷标准,答案固定,不因阅卷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如选择、判断正误等。分立式试题是对受试者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进行分项测试,以考察受试者各个单项能力的试题。综合性试题是对受试者的整体语言能力进行综合性测试,全面考察受试者语言能力的试题。

5. 教学计划与_____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答案】教学大纲

【解析】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制定的、对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通常分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

6. 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_____试题。

【答案】主观

【解析】主观性试题指测试结果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卷者的主观判断,如作文、口试、翻译等。

7. 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_____、_____。

【答案】启发式:注入式

【解析】启发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注入式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将现成的知识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考虑学生学习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以及他们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并主观地决定教学进程。

8. _____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

【答案】课程设计

【解析】课程设计是针对特定的教学类型和具体的教学对象,根据既定的教学对象所必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来决定选定的课程类型,制定课程设置计划,同时要考虑有关的主客观条件,包括教学规模的大小。它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是联结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9. 行为主义刺激——反应论认为语言是后天形成的_____。

【答案】一套习惯

【解析】刺激一一反应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盛行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早期)和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后期)。其认为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外部的环境条件十分重要的。

10.评估_____是指评估是否公正而客观地反映了被评估教材的实际表现,也就是评估的结论或分值对被评估教材而言的可靠程度。

【答案】信度

【解析】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

11.建设_____语料库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工程。它可以为汉语教学工作者提供有力的帮助。我们可以用它来辅助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查找例句、编写教案、编出试题等等。

【答案】现代汉语

【解析】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建立要经历原始语料收集、提取粗语料、提取精语料几个过程。现代汉语语料库的加工主要是进行语料的分词和词性标注工作。这是实现检索与统计的前提。而

分词必须要有一个可操作性强、高度具体化的分词规范。

12.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_____,又是一种_____。

【答案】第二语言教学; 外语教学

【解析】对外汉语教育,或称其核心部分一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二、选择题

13.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_____。

A. 《大学》

B. 《中庸》

C. 《学记》

D. 《春秋》

【答案】C

【解析】“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

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14.1977年《汉语课本》首先引入了( )教学。

A. 语法

B. 词汇

C. 句型

D. 任务

【答案】C

【解析】在进行句型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句型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相结合。语言是人类天生具有的一种本能,而言语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15.下面不属于语言技能类教材的是( )。

A. 阅读教材

B. 写作教材

C. 现代汉语

D. 听力教材

【答案】C

【解析】语言技能类教材包括综合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前者又可分为精读类教材和读写、听说类教材,后者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翻译类教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