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年兰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考研复试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市场定位
【答案】市场定位,又称产品定位或竟争性定位,是指根据竟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也就是说,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细分市场的位置。产品的特色或个性可以从产品实体上表现出来,如形状、成分、构造、性能等; 也可以从消费者心理上反映出来,如豪华、朴素、时髦、典雅等:还可以表现为价格水平、质量水准等。
2. 促销
【答案】促销是促进产品销售的简称。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促销是指企业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引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活动。
3. 市场营销控制
【答案】市场营销控制包括年度计划控制、盈利控制、效率控制和战略控制。年度计划控制主要检查市场营销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了年度计划的要求,在必要时采取调整和纠正措施; 盈利控制是为了确认在各产品、地区、顾客群和分销渠道等方面的实际获利能力; 效率控制的任务是提高诸如人员推销、广告、促销、分销等下作的效率:战略控制的任务是审计企业的战略、计划是否有效地抓住了市场机会,是否同市场营销环境相适应。
4. 情境
【答案】情境(situation )是指独立于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刺激客体(如一种产品、一类广告)之外,在特定场景和特定时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微观因素的总和。例如,消费者在一次购买活动中的天气情况、商场的灯光与音乐、营业员态度、购物伙伴等。情境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微观因素,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个体因素和营销因素都有不同。
5. 品牌名称
【答案】品牌名称是指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的部分,又称“品名”,如奔驰(BBNZ )、奥迪(Audi )等。
6. 拉式策略
【答案】拉式策略义称非人员推销策略,是指企业运用非人员推销方式把顾客拉过来,使其
对本企业的产品产生需求,以扩大销售。对单位价值较低的日常用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渠道较长的产品,市场范围较广、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常采用拉式策略。
二、简答题
7. 加强营销调研工作对参与市场竞争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营销调研是通过信息而把消费者、顾客、大众及营销人员联结起来的一种职能,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对参与市场竞争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1)有利于制定科学的营销规划
通过营销调研和分析市场、了解市场,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市场规模和竞争格局、消费者意见与购买行为、营销环境的基本特征,科学地制定和调整企业营销规划。
(2)有利于优化营销组合
企业根据营销调研的结果,分析研究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发新产品,制定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营销策略组合。如根据消费者对现有产品的接受程度、对产品及包装的偏好,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用途,研究新产品的创意、开发和设计; 测量消费者对产品价格变动的反应,分析竞争者的价格策略,确定合适的定价; 综合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加强促销活动、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增进产品知名度和顾客满意度;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节约储运费用,降低销售成本,提高竞争力。
(3)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
通过市场调研,企业可发现消费者尚未满足的需求,测量市场上现有产品及营销策略满足消费需求的程度,从而不断开拓新的市场。营销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和改变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给企业带来新的机会和挑战,企业可据以确定和调整发展方向。
8. 国际市场营销有哪些渠道策略?
【答案】国际营销企业的产品从本国转移到国外市场的最终消费者,形成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由于各国市场环境不同、渠道安排错综复杂,因而存在着许许多多国际市场营销的渠道形式。企业可根据不同国度的市场状况,采用不同的渠道策略。
(1)窄渠道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国际营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给予中间商一定时期内独家销售特定商品的权力。其中,包括独家包销和独家代理两种形式。独家包销是国际营销企业将产品的专卖权转移给国外的中间商。独家代理则是国际营销企业将产品委托国外中间商独家代理销售,产品所有权未发生变化,代理商只收取佣金但小承担经营风险。
(2)宽渠道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国际营销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各个经营环节中选择较多的中间商来销售企业的产品。与窄渠道策略相反,宽渠道策略强调选择中间尚的广泛性,要求在特定目标市场上形成众多中间商销售特定产品的格局。
(3)短渠道策略
短渠道策略是指国际营销企业直接与国外零售商或产品用户交易。短渠道策略尽可能越过中间环节,使商品在跨国界销售中的中间环节减少到最少的层次。短渠道策略可采取两种具体方式:
①国际营销企业直接与大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连锁商店进行交易;
②国际营销企业直接在国外建立直销机构进行销售。
(4)长渠道策略
长渠道策略是指国际营销企业选择两个以上环节的中间商来销售企业的产品。对于那些与广大消费者贴近的商品,国际营销企业往往采用多个环节的中间商将产品分散出去。
9. 试述影响生产者用户购买行为的因素。如何运用这邺因素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
【答案】影响生产者用户购买行为的因素包括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和人际因素,营销人员必须学会运用这些因素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
(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生产者无法控制的宏观环境因素,包括国家的经济前景、市场需求水平、技术发展、竞争态势、政治法律状况等。
(2)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是指生产者用户自身的经营战略、组织和制度等因素,包括经营目标和战略、政策、程序、组织结构、制度等。企业营销人员应当注意到采购领域中的下列变化:
①采购部门升格。竞争的压力和采购部门人员素质的提高,使得许多企业把采购部门升格为副总裁级别,新的采购部门把原先单纯追求低成本的导向转变为寻求较少但能提供最佳价值的供应商;
②交义职能角色。采购部门与人员比以往更多地参与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参与具有多项职能的团队,比以往更富有战略性、技术性、团队精神,责任更大;
③集中采购。设有多个事业部的公司,其大部分采购往往由各事业部分别完成;
④小票项日权力下放。许多公司在集中采购的同时将某些不重要的采购权力下放。通常的形式是将一定金额的采购信用卡发放给员工,在指定的商店购物;
⑤网上购物;
⑥长期合同。越来越多的企业采购者趋向于与供应商订立长期购买合同;
⑦采购业绩评价和买方专业化发展。导致采购人员为争取最佳交易条件而对卖方增加压力; ⑧精益生产。精益生产系统包括:准点,即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阶段能够准时收到所需的全部原材料和零部件,日标是质量100%合格和零库存; 严格的质量控制; 频繁和准时的交货; 供应商靠近重要客户; 电脑订货系统; 向供应商提供稳定的生产计划; 单一供货来源和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精益生产和准点存货系统对购买者公司的采购方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要求原材料送达用户工厂的时间与该用户需要这种原材料的时间正好衔接。
(3)人际因素
人际因素是指生产者内部参与购买过程的各种角色(使用者、影响者、决策者、批准者、采购者和信息控制者)的职务、地位、态度、利益和相互关系对购买行为的影响。供应商的营销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