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理工大学病原生物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答案】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 (凝胶过滤层析)是指利用具有一定孔径范围的多孔凝胶的分子筛作用对生物大分子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即固定相的网孔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样品成分具有不同的阻滞作用,使之以不 同的速度通过凝胶柱,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凝胶过滤又称“分子筛层析”和“凝胶排阻层析”。

2.

细胞色素

【答案】

细胞色素是一种含铁卟啉辅基的b 族细胞色素,因为它与一氧化碳结合时,在450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而得名。它能与氧直接作用,属于加单氧酶类,反应中一个氧原子进入代谢物使代谢物羟化,另一个氧原子还原为水,因此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 function oxidase

)。细胞色素氧化还原系统是存在于动植物微粒体膜上的一种非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不与ADP 磷酸化相偶联,不能生成

3. 类脂。

【答案】类脂是指除脂肪以外的其他脂类,包括磷脂类、固醇类等。

4. 酶的化学修饰调节。

【答案】酶的化学修饰调节是指酶蛋白肽链上某些残基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酶活性的改变。

5. Chargaff 定律。

【答案】Chargaff 定律是指通过纸层析对多种生物DNA 的碱基组成进行分析,发现DNA 中的腺嘌呤数目与胸腺嘧啶的数目相等(A=T),胞嘧啶和鸟嘌呤数目相等(C=G)的一种规则。

6. 肽(peptide )。

【答案】肽是氨基酸的线性聚合物,常称肽链(peptidechain )。蛋白质是由一条或多条具有特定氨基酸序列的多肽链构成的大分子。

7. 一碳基团。

【答案】一碳基团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的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在一碳基团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许多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与一碳基团的代谢有关,

嘌呤与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也与其密切相关。

8. 脑苷脂(cerebroside )。

【答案】脑苷脂是由神经酰胺和半乳糖(或葡萄糖)组成,

糖链与神经酰胺

苷键相连,最初从脑组织提取到,故称脑苷脂。

上的羟基以糖

二、问答题

9. 核糖核苷酸如何转变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1)腺嘌呤、鸟嘌呤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经还原,将核糖第二位碳原子的氧脱去,即成为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2)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先由尿嘧啶核糖核苷酸还原形成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然后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再经甲基化转变成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在大多数生物体,还原反应发生在核苷二磷酸水平上。ADP 、GDP 、CDP 和UDP 都可以在核苷酸还原酶系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相应的脱氧核苷二磷酸dADP 、dGDP 、dCDP 和dUDP 。dTMP 是由dUMP 甲基化形成的。

10.从两种不同细菌提取的DNA 样品,其腺嘌呤核苷酸分别占其碱基总数的32%和17%,计算这两种不同来源DNA4种核苷酸的相对百分组成。两种细菌中哪一种是从温泉

的?为什么?

【答案】一个DNA 含量

高,变性温度高,因而在高温下更稳定。

11.机体通过哪些方式调节糖的氧化途径和糖异生途径?

【答案】糖的氧化和糖异生是两条反向代谢途径,两别构效应物调节,如A TP 和柠檬酸等抑制己糖激酶并激活丙酮酸羧化酶,AMP 抑制果糖-1,6-二磷酸系并激活丙酮酸羧化酶等;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为主的激素调节,前者能增强氧化途径中的关键酶系等,并同时抑制糖异生途径中的关键酶如磷酸烯醇途径关键酶活性并抑制糖氧化途径中的关键酶。

12.高蛋白膳食者何种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多?

【答案】

维生素

的需要量増多。高蛋白膳食者体内的氨基酸代谢旺盛。而维生素是氨基酸转氨酶及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组成成分,所以高蛋白膳食者的氨基酸代谢旺盛,

所需的维生素必然增多。

13.磷酸葡糖变位酶在糖原降解及合成中均至关重要,为什么?

【答案】糖原降解时该酶可将糖原磷酸解产物葡萄糖-1-磷酸转化为葡萄糖-6-磷酸,后者可以游离的葡萄糖形式进入血液(肝脏)或经由糖酵解途径供能(肌肉和肝脏)。糖原合成时该酶可

中分离出来另一个DNA 含量

为和33%C。均为双链DNA 。后一种是取自温泉的细菌,因为其G-C 含量

将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葡萄糖-1-磷酸,后者再与UTP 反应生成UDP-葡萄糖,用作糖原合酶的底物。

14.还原性谷胱甘肽分子中的肽键有何特点? 还原性与氧化性谷胱甘肽的结构有何不同?

【答案】

谷胱甘肽的一级结构如图所示:

全称为谷氨酰半胱氨酰甘氨酸。第一个肽键是由谷氨酸上的R 基团的羧基(不是通常肽键

形成的羧基参与)与第二个氨基酸(半胱氨酸)的氨基形成。第二个肽键属于正常肽键(半胱氨酸羧基与甘氨酸氨基形成)。

还原型谷胱甘肽由三个氨基酸构成,具有还原状态的巯基。氧化型谷胱甘肽是由2分子还原型谷胱甘肽通过半胱氨酸的巯基形成二硫键链接形成。

谷胱甘肽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因其含有巯基,故常以GSH 来表示。是红细胞中的疏基缓冲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清除内源性过氧化物和自由基,维护蛋白质活性中心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

1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识别起始密码子的机制有什么不同?

【答案】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识别起始密码子的机制的不同点如下:

(1

)原核生物依靠端的SD

序列与核糖体小亚基中端的反SD 序列之间

瑞的帽子结构,然后沿的相互作用,识别SD 序列下游的AUG 作为起始密码子。 (2

)真核生物依靠帽子结合蛋白复合物和核糖体小亚基识别

着mRNA 向下 游移动,一般以扫描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AUG 为起始密码子。如果该AUG 所处环境不合适(与一致序列差别 较大),不能被有效识别,则发生遗漏扫描,越过第一个AUG , 继续寻找下游处于更好环境中的AUG 作为起始 密码子。在扫描过程中核糖体可以解开稳定性较小的mRNA 二级结构,但是遇到稳定性高的强二级结构时,则 可能越过包括二级结构和AUG 在内的一段序列,在下游寻找合适的起始密码子。对于少数缺少帽子结构的 mRNA , 核糖体可以直接与mRNA 内部的内在的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 )结合。

16.脱氧核苷酸是如何合成的?

【答案】生物体内脱氧核苷酸的合成一般通过还原反应,这种还原反应多发生在核苷二磷酸的水平上;在核糖核 苷酸还原酶的作用下,核糖核苷二憐酸(NDP )可转变为相应的脱氧核糖核苷二憐酸(dNDP ), 后者还可进一步转变为dN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