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807数据结构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棵3阶B-树中含有2047个关键字,包括叶结点层,该树的最大深度为( )。

A.11

B.12

C.13

D.14

【答案】B

2. 给定二叉树如下图所示. 设N 代表二叉树的根,L 代表根结点的左子树,R 代表根结点的右子树. 若遍历后的结点序列为3,1,7,5,6,2,4,则其遍历方式是( ).

A.LRN

B.NRL

C.RLN

D.RNL

【答案】D

【解析】对“二叉树”而言,一般有三条搜索路径:

①先上后下的按层次遍历;

②先左(子树) 后右(子树) 的遍历;

③先右(子树) 后左(子树) 的遍历.

其中第1种搜索路径方式就是常见的层次遍历,第2种搜索路径方式包括常见的先序遍历NLR 、中序遍历LNR 、后序遍历LRN ,第3种搜索路径方式则是不常使用的NRL 、RNL 、RLN. 本题考查的是第3种搜索路径方式的一种情况. 根据遍历的序列以及树的结构图,可以分析出该遍历的顺序是先右子树再跟结点最后左子树,故答案为D.

3. 某设备中断请求的相应和处理时间为100ns , 每400ns 发出一次中断请求, 中断相应所容许的最长延迟时间为50ns , 则在该设备持续工作过程中CPU 用于该设备的

分比至少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每400ns 响应一次中断并且用100ns 进行处理, 所以该设备的时间占用CPU 时间百分比为100/400=25%, 中断响应容许的延迟时间对此没有影响, 属于干扰条件。

4. 若将关键字1, 2, 3, 4, 5, 6, 7依次插入到初始为空的平衡二叉树T 中, 则T 中平衡因子为0的分支结点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答案】D

【解析】将图中给定的关键字序列依次插入到平衡树中, 构成的平衡树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平衡因子为0的分支结点为3个叶子结点, 故答案为D 。

时间占整个CPU 时间百

5. 浮点数加、减运算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 设浮点数的阶码

7和尾数均采用补码表示,且位数分别为5位和7位(均含2位符号位). 若有两个数X =2×29/32,Y

5=2×5/8,则用浮点加法计算X +Y 的最终结果是( ).

A.001111100010

B.001110100010

C.010000010001

D. 发生溢出

【答案】D

【解析】浮点数加、减运算一般包括对阶、尾数运算、规格化、舍入和判溢出等步骤,难点在对阶、规格化、判溢出这三步.X 和Y 的阶码不同,所以应该先对阶,对阶原则为:小阶向大阶看齐. 因此将Y 对阶后得到:Y =2×5/32,然后将尾数相加,得到尾数之和为:34/32.因为这是两7

个同号数相加,尾数大于1,则需要右规,阶码加1. 由于阶码的位数为5位,且含两位符号位,即阶码的表示范围在之间. 而阶码本身等于7,再加1就等于8. 因此,最终结果发生溢出.

6. 在一个文件被用户进程首次打开的过程中, 操作系统需做的是( )

A. 将文件内容读到内存中

B. 将文件控制块读到内存中

C. 修改文件控制块中的读写权限

D. 将文件的数据缓冲区首指针返回给用户进程

【答案】B

【解析】概念

7. 下列选项中, 不会引起指令流水线阻塞的是( )。

A. 数据旁路(转发)

B. 数据相关

C. 条件转移

D. 资源冲突

【答案】A

【解析】由于采用流水线方式, 相邻或相近的两条指令可能会因为存在某种关联, 后一条指令不能按照原指定的时钟周期运行, 从而使流水线断流。有三种相关可能引起指令流水线阻塞:

①结构相关, 又称资源相关;

②数据相关;

③控制相关, 又称指令相关, 主要由转移指令引起。

8. 对于循环队列( )。

A. 无法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B. 无法判断队列是否为满

C. 队列不可能满

D. 以上说法都不是

【答案】D

【解析】循环队列也会出现队列满的情况,并且循环队列也可以判断是否为空或满。至少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判断:①另设一个布尔变量来区别队列是空还是满;②队满时,

(rear+1)

font 。

9. 下列有关浮点数加减运算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Ⅰ. 对阶操作不会引起阶码上溢或下溢

Ⅱ. 右规和尾数舍入都可能引起阶码上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