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选题

1. “如果现在在大学里有医学系甚至有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那么这只是表明,直到现在人对他的身体和荷包的健康的珍惜还是甚于对他的精神健康的珍惜,他对后代的物质则富的关心,超过对他们的优良教育的关心。”作此表述的教育家是( )。

A. 乌申斯基

B. 苏霍姆林斯基

C. 凯洛夫

D. 赞科夫

【答案】A

【解析】乌申斯基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主张,为发展教育学,培养一批教育学者,最好的途径便是创办教育系。设立教育系的目的是研究人和人性的一切表现及其在教育艺术上的专门应用。他说,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托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的子女的道德和心智托付给教育者,把子女们的灵魂,同时也把祖国的未来托付给他们。由于乌申斯基以其卓越的理论探索和教育实践活动对19世纪后半期俄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被誉为“俄

国教育科学的创始人”“俄国教师的教师”题中所述正是乌申斯基关于设立教育系的理由的论断。

2. 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

A. 重视道德教育

B. 重视文史教育

C. 轻视礼乐教育

D. 轻视科技教育

【答案】C

【解析】墨家和儒家都比较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史教育,而科学技术教育是墨家教育内容最有特色的方,但是墨家主张“非乐”,认为儒家思想“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墨家认为儒家的乐教,不仅靡费人力财力,而且消磨人的意志,于社会无补,主张“非乐”,因此反对音乐文化和一切文娱活动,忽视音乐教育与美育在陶冶道德品质和审美能力方面所产生的作用。A 项和B 项是儒家和墨家的共同之处;墨家十分重视科技教育,因此D 项说法是错误的。

3. 凯米斯倡导的教育行动研究类型是( )

A. 理论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B. 技术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C. 反思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D. 批判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

【答案】D

【解析】早期的行动研究以勒温为代表,以技术取向为基本特征,特别注重行动假设、计划等研究过程,强调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以斯腾豪斯为代表的实践取向,旨在通过行动研究来解决功能性文盲、教育荒废等教育问题; 以凯米斯为代表的批判取向,反对科学研究中的“研究一应用”模式,主张在教育研究中揭示个人及团体的真正利益,揭露教育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之根源,最终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 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 )

A. 《论语》和《孟子》

B. 《论语》和《中庸》

C. 《孟子》和《中庸》

D. 《孟子》和《大学》

【答案】D

【解析】“致良知”说是土守仁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人都有“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的“良知”,也就是天理。但“良知”在圣人和一般人之间是小同的,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 而一般人良知常被私欲所蒙蔽,处于不显露的状态,要想除掉私欲,恢复本心,必须有个为善去恶的“致良知”的功夫。“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在他看来,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顺应良知,扩充良知的过程。《大学》的目的就是和为学做人的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习,受教育的过程就是“求放心”,教育的首要仃务就是“明人伦”。可见,土守仁“致良知”的这个命题就是创造性的综合自《孟子》《大学》。《中庸》主要讲了性与教,道德的最高原则(中庸)、修养的途径(自明诚与自诚明,尊德性与道学问)、学问的步骤(学问思辨行)等问题。

5. 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称教师为“园丁”,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 遗传决定论

B. 成熟论

C. 环境决定论

D. 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之主要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遗传决

定论、成熟论和环境决定论都是单纯强调某一因素(分别为遗传、成熟和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而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注意到内因和外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就是该理论认为,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逐渐增强,同时,外因相互作用,直白点说,就是人有主观能动性愿意与外部因素进行相互的作用。学生这一“祖国的花朵”如果离开了教师这一“园丁”的栽培,可能会自生自灭,不能“茁壮成长”; 反过来,只有“园丁”的“辛勤耕耘”,而“花朵”无意“成长”这里的无意指的就是人没有主观能动性,“花朵”亦必将“凋零”。总之,“花朵”的“成长”是“花朵”自身和“园丁”共同努力的结果。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6. “六学二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 )

A. 隋代

B. 宋代

C. 唐代

D. 汉代

【答案】C

7. 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D

【解析】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胆汁质的学生行动迅速,强而有力; 情绪易爆发,不能控制等。多血质的学生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 情绪反应迅速,表现明显,但易变。粘液质的学生行动缓慢,能平稳地适应环境; 情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等。抑郁质的学生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因此,答案选D 。不同人的气质特点是在人格差异与教育这部分的。

8. 《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

A. 循序渐进

B. 及时施教

C. 启发诱导

D. 教学相长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