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某一研究者需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
A. 教育论文集
B. 教育年鉴
C. 教育辞书
D. 教育专著
【答案】B
【解析】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档案资料。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材料。教育档案类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等。教育年鉴通常汇集了一年内的重要时事及有关教育领域的数据统计资料; 教育辞书主要提供的是大量词条型文献,有助于研究者概括性地了解某一研究领域:专著和论文集则是带有作者个人观点的、需要进行批判性阅读的文献。
2. 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 事件取样记录法
B. 日记描述记录法
C. 时间取样记录法
D. 行为检核记录法
【答案】B
【解析】按照观察的实施程序和方法,可以将观察法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观察者深入到观察的客体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参加其中的活动,使该集体中的人们把他视作集体的一员,以相应的态度对待他。观察者便利用这种有利的条件观察课题的深层结构及其关系,了解有价值的资料。结构式观察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事件取样记录法、时间取样记录法和行为检核法; 个体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总中选取有代表性的、并与研究目的有直接联系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其发生和变化过程,就是行为事件取样观察,简称事件取样。非结构参与式观察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日记描述记录法。以时间作为选择的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特定时间内所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是否发生,发生频率,持续时间。行为检核表主要是用来核对重要行为的呈现与否,观察者将规定观察的项目预先列出表格,当行为出现是时,就该在该项目上做标记。日记描述法,就是以观察日记的方式对儿童自然发展进行掐述。
同时,观察者对研究问题的范围目标采取弹性态度,观察内容项目与观察步骤不预先确定,亦无具体记录要求的非控制性观察。因此,最适宜的记录方式应该是日记描述记录法。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
A. 教育万能论
B. 劳动力市场理论
C. 筛选假设理论
D. 人力资本理论
【答案】D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看题干就能发现,这道题主要是问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而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就是主要讲述了,教育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能够让国民经济和个人收入都有提高,提出这个理论就是为了让人们重视教育,让人们舍得在教育上投资,这样对国家对个人都有好处。教育万能论主要是说,教育是万能论代表人物爱尔维修认为教育是万能的,否定了遗传的作用,认为人的善恶,愚钝和聪明完全都是后天教育的作用。劳动力市场理论是皮奥雷、多格林、戈登等人提出来的。主要是反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舒尔茨的教育水平和个人收益成正相关是不全面的,收益和所在的劳动力市场有关系,跟教育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又与人的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有关系。
4. 体谅模式与其他德育模式的区别在于( )
A.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
B. 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C. 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
D. 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
【答案】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德育模式的基本观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是把道德认知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把道德情感的培养放在中心地位,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价值澄清模式是把道德价值观念的获得放在中心地位,价值澄清的日标就是使人们获得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使他们能以一种令人满意与明智的方式适应他们所处的不断变化的世界。价值观念并不是一种固定的观念或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建立在个体亲身经历的社会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指南; 社会学习模式是把道德行为学习放在中心地位,注重的是道德行为的养成。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5. 科举制考试中,生源来自中央和地方官学的考生被称作( )
A. 生徒
B. 诸生
C. 乡贡
D. 弟子
【答案】A
6. 封建社会地方官学何时开始设立? ( )
A. 秦代
B. 西汉
C. 东汉
D. 魏晋
【答案】B
7. “五指活动” 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
A. 差别性
B. 整体性
C. 实践性
D. 创造性
【答案】B
【解析】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丁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8. 中国近代最早设立于企业中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教育机构是( )
A. 江南制造局操炮学堂
B. 福建船政学堂
C. 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
D. 福州电报学堂
【答案】B
9. 中国近代从德、智、体三要素出发构建教育目标模式的第一人是( )
A. 严复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康有为
【答案】A
10.汉代察举制实施时,在郡国推荐的是( )
A. 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