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有颈项强直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增高,WBC显著增多,分类多核细胞为84%,单核细胞为16%。脑脊液培养时,标本留取应注意() A.不能及时送检可放入冰箱。 在抗菌治疗前留标本。 尽可能使用无菌容器。 避免接触氧气。 清晨留标本。
患者,男,72岁。全身水肿,腹胀,拟肝硬化、腹水,服用呋塞米20mg,每日3次,螺内酯20mg,每日3次,监测尿量和比重,正常人尿比重是() 1.015~1.025。 1.010~1.020。 1.010~1.015。 1.020~1.030。 1.015~1.020。
患者,男性,40岁,右下肢进行性乏力伴复视1年余。眼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穿CSF提示细胞数轻度增高,外观正常,压力不高。为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头颅CT。 头颅及颈椎MRI。 头颅MRI。 视觉诱发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一儿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有颈项强直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增高,WBC显著增多,分类多核细胞为84%,单核细胞为16%。如果分离到革兰阴性杆菌,且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共同培养时,有卫星现象,则可能为() A.大肠埃希菌。 脑膜炎奈瑟菌。 流感嗜血杆菌。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无乳链球菌。
休克临床表现错误的是()。 中心静脉压增高至12cmHO2以上。 脉压降至4kPa以下。 尿量不足30ml/h。 神志烦躁或淡漠。 血压下降至12kPa以下。
男性,42岁。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消瘦4个月。既往有乙肝病史20年。查体:T36.9℃,R12次/分,P88次/分。腹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超声造影检查:从左上肢肘静脉注入造影剂后,肝组织开始增强时间为15秒,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1秒,动脉相呈不均匀高增强,门脉相消退为低增强,延迟相为低增强。肝内探及实性块影,边界尚清晰,块影内部回声不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块影内可见动脉、静脉血流信号。超声在其诊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