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高中生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关键词:言语,一般性言语技能,高级语感,创造性言语能力

  摘要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篇论文围绕高中生创造性言语能力形成与培养这一中心课题,旨在阐明为什么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培养是高中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工作重心,旨在探讨高中生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形成过程和培养方法,以期把握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律,对高中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所启示。 二十一世纪,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存谋生的一种必然,时代要求语文教育务必为学生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只有能力才具有普遍的迁移力,语文教育明智地将目光投向语文能力。创造性是一切能力达到最高境界的标志性指数。语文教育培养的是"人"的言语能力,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因而创造性言语能力更是语文能力培养追求的终极目标。 时代创造了语文教育改革的良好机遇,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传统知识教学的惯性仍在起作用,能力培养存在着种种误区,学生的语文能力严重异化……究其根源,教师对语文能力及其形成过程缺乏科学的认识和观照,曲解了语文能力的根本特点,将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停留在"螺旋式上升"的笼统把握上,无法确定学生语文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严重滞后。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确实不能再以"螺旋式上升"来搪塞语文能力形成的复杂过程,而应更加科学地界定语文能力,系统地洞察能力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细致捕捉能力形成的潜在规律,高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完成的工作 通过查阅资料、看理论书籍和工作实践中的访谈了解以及自己语文学习上的切身体验,我对语文能力及其根本特征进行了界定,完成了语文能力发展的动态结构系统的构想,探讨了高中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阶段特点,从而确定了高中生创造性言语能力形成与培养这个中心课题。并从语文能力发展的动态结构系统和新的知识分类学习观出发,提出了高中生创造性言语能力培养的两条途径。同时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特点,探讨了二者的形成规律和培养方法。最后转入实践分析,通过澄清误区,进一步深化了科学培养语文能力的观念,并由此对高中生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三、结论 (一)语文能力即言语能力,个性化是语文能力的根本特征。语感是连接语言和言语的纽带,是言语能力培养的直接"参照物"。语文能力的形成正是以语感为基础核心的,借助共性化的初级语感的积累,形成了一般性言语技能,在此基础上,借助个性化高级语感的积累,一般性言语技能得以向创造性言语能力过渡发展。其中创造性言语能力才是真正成熟完备的语文能力。 高中阶段的语文能力培养处在"出法"阶段,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生 已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言语技能,但他们的言语水平还停留在一般性言语技能的阶段,他们的言语能力亟待向创造性言语能力过渡发展。走在学生能力发展前沿的语文教学,无疑应把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培养作为高中生语文能力的"最近发展区"。 (二)我们所培养的语文能力,是一个个独特的、各异的、富有灵性的人的言语能力,关注每一个人自身的价格、理念、情感、审美……是创造性言语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创造性言语能力带有很强的综合性、人文性,因而,在丰富高级语感的基础上,以言语技能训练为主线,通过拓展课堂的人文空间,达成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培养,是我们的总体思路。 充分重视高级语感的同时,不能否定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语感与知识的训练迁移完全相融。重视知识向能力的迁移转化,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使能力培养的可控性加强,能力目标变得具体可操作,使能力培养在语感的感性基础上,带上科学化、理性化的色彩。 因而实践上,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培养有两个切入点:其一高级语感,它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前提;其二,由知识向能力的训练迁移,它是能力培养的主线。只有对二者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才能使能力培养富有成效。 以往能力培养上的问题不在于知识传授有什么不应该,而是忽视知识传授的前提基础--语感以及知识向能力的训练迁移。能力培养不是不要知识传授,而是怎样进行知识传授,才能使知识得以巩固、应用,并向相关能力转化。 (三)语感是主体对言语材料同化与顺应的产物,它取决于个人言语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对言语材料的熟练度,直接的言语材料的识记与保持是语感培养的根本途径。高级语感的培养方法:A培养新闻记者习惯;B教给记忆策略;C课堂引导强化言语的个性化体味;D从文学欣赏入手。 从知识向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第一、定向--领悟阶段即巩固知识形成结构;第二、模仿--熟练阶段即定向训练形成技能;第三、精通--创造阶段即驾驭策略形成能力。这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只有站在理性的高度能够自我审视,熟练地驾驭策略引领言语技能的运用,才能进入言语的自由王国,获得创造性言语能力。因而能力培养必须成系统、有步骤、分层次实施。而作为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具体表现形态,听读与说写从横向上看是在外部言语与内部言语、言语符号与言语思维、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间交互转换的过程,惟其如此,必须综合训练。同时听读与说写从纵向分解又分别经历了五个有序的发展层级。教师要在综合中把握特殊,统筹兼顾,使能力培养循序而渐进。 创造性言语能力的培养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育人为本,把"顺应人的发展"不仅看作能力培养的手段,更看作语文能力培养的宗旨。充分发挥高级语感、智力品质、知识结构、价格培养、审美情感、价值取向、读写习惯、动机指向、学习方法等因素在能力培养上的重要作用。让语文能力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是工具而不惟工具,成为人的一种独特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