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程序性记忆

【答案】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该类记忆需多次记忆方能获得,并且可无意识地被提取。

2. 情绪和情感

【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情绪是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是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3. 内隐记忆研究常运用的间接测试

【答案】内隐记忆研究中常用的间接测试是指在测试阶段控制条件使被试没有意识地利用学习阶段所学材料的测验。经常运用的间接测试包含语言与非语言的间接测验。语言的间接测验有补笔测验、模糊字命名、词汇判断以及单词确认等测验形式。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接验包括熟悉物体的非语言信息的间接测验、熟悉和不熟悉人物面孔的间接测验和新异物体和图案的间接测验。

4. 启发式

【答案】启发式是一种间题解决策略,是指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式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省时省力。常用的策略有手段一目的分析、逆向搜索、爬山法。人们在解决复杂的问题时,经常运用启发式。

5. 再造想像

【答案】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依据别人的描述进行的再造想像有一定程度的创造性,但水平比较低。再造想像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再造想像离不开词语思维的组织作用。

6. 编码特定原则(encoding specificity principle )

【答案】编码特定原则是指学习时对整个情境特征一起编码贮存的心理现象,即在学习时进

,如果检索时的内外在情境和编码时的情境行编码工作后(包括学习材料及学习时的内外在情境)

相似,则情境可提供额外线索,记忆较容易提取。

7. 格式塔

,其含义在于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或完形性,如知觉【答案】格式塔意为“完形”、“形状”

中实际呈现的形(形状、形体、形象、符号等)。格式塔初始于1910年韦特海默对似动现象实验的观察,认为对静止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视知觉运动现象并非个别感受的综合,而是一种全新的现象,是一种无需再分析的知觉结构,即它本身具有整体性。

8. 应激

【答案】应激是默里人格理论的基本概念,指当某些事件或者环境刺激作用于人,使人感到紧张、有压力的心理反应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身体反应的过程。应激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综合。当环境需求超过了个人处理能力的时候,应激就会产生。

9. 组块

【答案】组块是心理学家米勒(Miller ,1956)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

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短时记忆贮存系统一般接收

个单位的量。改变组块的容量可以增加记忆容量和效率。通过组块可以使人记住更多的知识内容。

10.All —or —none law

【答案】全或无法则是神经传导的基本特性,指引起神经元兴奋的刺激强度未达某一限度时,并无神经冲动之发生; 但强度达于某种限度而能引起冲动时,冲动立即达到最大限度。此后刺激即使再加强,对己引起冲动的强度,并无影响。

二、简答题

11.请简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和区别。

【答案】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两者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不同的侧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①情感是在情绪稳定固着的基础上发展建立起来的;

②情感也可以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③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

④情感的性质决定着在一定情景下情绪表现的性质(肯定或否定)。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更多与生理需要的满足相联系,所以具有原始性; 情感更多与社会性需要满足相联系,所以具有社会性;

②在人类的个体发展历程中,情绪发生在先,而情感产生在后;

③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暂时性; 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④情绪通常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 而情感则比较内隐,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不轻易外露,主要在行动中表现;

⑤情绪指的是感情的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情感指的是感情的内容,是一种感受和体验;

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 只有人类才有情感。

12.简述专家与新手解决问题能力的差异主要衣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专家与新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理解和表征问题上的差异

专家总是纵观整个问题的背景和其中各成分间的关系,因而根据问题解决时所使用的原则或

方法来理解问题; 而新手却只看到孤立的问题本身或表面,如问题陈述中所使用的词汇和物件等。

(2)问题解决速度上的差异

由于专家记忆里储存着大量的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这使他们形成了众多自动化的解题技巧,

,从而保证他们解题时快速、简便,甚至不用费神。对他们来讲,许多问题己经不成其为“问题”

不需再费力去寻找答案,因为答案已经是现成的、储存在记忆中的。而新手却需要思考一步、核对一步,步子很多。

(3)问题解决过程中侧重点的差异

面对不熟悉的问题,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专家花费其中大量的时间来对问题进行质的分析,而新手却匆匆选择一个方法,然后用大量的时间去尝试它。专家能在具体操作前花很多时间进行周密的分析,这就保证了他的解题方向往往是正确的; 而新手却会不顾毫无进展的事实,而执拗地把一个方法坚持下去。

(4)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的差异

新手往往不会评估解决问题的结果,他们不顾答案是否合理就盲目地接受它,这正是缺乏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监控能力的表现。监控能力还表现在选择解题方法时能预期它怎样起作用、能意识到自己是否处于应试状态或是否理解了主题、在解题过程中能根据进展情况精细调节解题方法等。在这些方面,专家所具有的能力都是新手所无法达到的。

13.简述人格具有哪些特性。

【答案】人格的特性主要包括:

①独特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格的独特性表现在能力、气质、爱好、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环境相互作用。

②稳定性

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人格的稳定性